苏三娘变成了一位茶花,想观景找不见眼睛,想说话找不见嘴,想听音找不见耳,想拿东西找不见手,想走路找不见脚。变化来得太过突然,实在是令人措手不及。在此之前,苏三娘是那么地喜爱山茶花,爱不释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一刻,自己也化身成为一位茶花,眼不能视,嘴不能言,耳不能听,手不能动,足不能行,苏三娘蓦然肠子都悔青了。她祈祷着,挣扎着,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眼,寻找着自己的嘴,寻找着自己的耳,寻找着自己的手,寻找着自己的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陆地到海洋,从天上到地下,心急如焚的苏三娘寻呀找呀,呼呀唤呀,累得气喘吁吁,精疲力尽,到头来终归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寻回来。
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苏三娘焦躁起来,情不自禁地把山茶花的十八辈祖宗挨个儿问候了个遍。绝望之际,苏三娘想到了父亲,可父亲行踪不定,远水解不了近渴;又想到了丈夫,可自己好一阵子没见赵志文的影子了,不知道他是在外面忙着办大事还是忙着金屋藏娇卿卿我我,人都不知道在哪儿,求助便等于白搭;又想到了儿子,赵文渊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母子连心,母亲有难,他谅来不会不管不顾吧。苏三娘歇斯底里地呼喊着赵文渊的名字,喊了一遍又一遍,可就是没有人应声。喊累了,苏三娘摔倒在花盆中,这时分她才想起,原来自己的嘴不见了,根本发不了声,儿子压根儿就听不见自己的呼救,不知道母亲身陷危难之中,儿子无论怎么孝顺,救援的事儿便无从谈起。过了一阵儿,苏三娘又想到了一个人,她便是自己的丫鬟绿柳,她出门替自己去抓药去了,应该很快便会回转来。只要绿柳回来,或许只要轻轻的一句话,便可以帮助自己脱离苦海,涅槃重生。
苏三娘又燃起了希望,她在心底不停地念叨着绿柳的名字,希望她能在自己灰飞烟灭前赶回来,伸出援手,搭救自己一把。想着念着,绿柳的音容笑貌便次第浮现在心头,画面越来越杂越来越乱,到后来,这些画面纵横交织,变成了一只狰狞的怪兽,怪兽长着锋利的犄角,张着血盆大口,令人望而生畏。
苏三娘心里好似装着一口油锅,锅下的火越来越旺,锅里的油越来越烫。苏三娘知道,待到锅里的油烧干,自己也将化为灰烬。蝼蚁尚且偷生,何况绝世佳人。苏三娘备受煎熬,却又无计可施。
就在苏三娘身陷绝境无计可施的时候,赵志文也陷入了一场危局,进退两难,生死难料。那一日,在飞仙关上,赵志文、胡杨、帅营长三个人一见如故,交换金帖,结拜为异性兄弟,推杯换盏,喝得混天黑地,醉得人事不省。
待到酒醒,已然是次日黄昏。铁冠道长命童儿特地做了一桌筵席,请他们仨喝还魂酒。既然已经结义金兰,自然便是无话不谈,说着说着,便又月移中天。如此这般,由铁冠道长做东,兄弟三人在飞仙关上高声说话,大口喝酒,不知不觉,便已盘桓了许多日子。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一天,众人吃了酒,各自道了乏,约定明日下山,分别去料理事务,待到空闲时分再来相会,不醉不归。次日一早,胡杨和帅营长先后下山,赵志文预备着要跟铁冠道长谈些要紧事情,遂决定晚一步下山。晌午时分,赵志文和铁冠道长谈话完毕,旋即整装下山。
赵志文健步如飞,从容下山,渡过吊桥,但见桥头拴着一匹枣红马。赵志文伫立桥头,游目四顾,唯见山峦似剑,江河似链,间或有飞鸟掠过,却不见一个人影。
此去剑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没有马匹,行走起来甚为吃力。赵志文下山时便想着要有个坐骑,结果天遂人愿,吊桥旁果然备着一匹坐骑。赵志文走近枣红马,轻轻地梳弄着它的鬃毛,心里分析着这匹马应该是两位结拜兄弟给自己预备着的,要不然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谁会牵匹马拴在这里。
想到是两位拜把子的兄弟给自己准备的马匹,赵志文也就不客气了,解开缰绳,飞身上马。赵志文虽然贵为剑门赵庄的庄主,素来养尊处优,颐指气使,但他毕竟自幼习武,身手矫健,马背上的功夫扎实,因此,尽管道路崎岖,他依然策马如飞,蹄声嘚嘚,绝尘而去。
半个时辰的工夫,赵志文扬鞭策马一路风驰电掣便来到了千佛崖。过了千佛崖,前面不远便是广元,经广元逶迤而去,再有两个时辰的工夫,剑门雄关便蔚然在望。
千佛崖雄奇险峻,紧紧倚傍在嘉陵江东岸,像是嘉陵江的守护神。据史书记载,千佛崖造像始建于北魏时期,也就是说佛教传入中土伊始,便有信众开始在这里摩崖造像,虔诚礼拜。
千佛崖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在跨度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位位信众教徒,一位位能工巧匠,前赴后继地在危崖之上开龛作业,摩崖造像,到晚清朝时,危崖之上的各式佛像达一万七千余尊,密如蜂巢,蔚为壮观。
凿石穿崖作殿楹,肖形刻琢俨如生;路临峻壁龛边过,人在危崖栈上行。千佛崖地理位置险要,自然景观浑然天成,人文景观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引得无数文人骚客竞相题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题写千佛崖的诗词歌赋浩瀚如烟,不胜枚举。
多年以来,赵志文在千佛崖前的栈道上来来回回穿行了无数次,对这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