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将这一堂课上完。,>
张汤感觉有些口干舌燥,拿起茶壶,咕咕的喝了起来。
“张世兄!”宁成走过来拱手道:“我那边检查完了,今天能完整的写出《仓颉篇》第一章六十字的童子是四人!”
另一个舍人也过来禀报道:“张率更,我这边只有三人!”
张汤听了点点头,同时也无奈的看了看身后的庄园,耸了耸肩膀,老实说,张汤觉得太子让他们这些秩比四百石以上,出身名门望族,官宦人家的堂堂太子信臣,跑来这里给农民的后代上课,真是有些……嗯,荒缪!
当初,贾谊贾大夫不就说过吗?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泥腿子什么的,好好种田就行了,要读书做什么?
身为一个法家,张汤最看重的就是社会阶级秩序,上下尊卑等级。
这也算是法家的通病了。
不然秦汉二十一级军功勋爵也不会每一级之间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特权。
只是,太子作为主君,主君的命令,法家的臣子是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不多时,其他属下也纷纷回来禀报了各自的成果。
张汤听完,吩咐道:“诸位将今日教授所得与结果,都详细的写一个文书给我,另外,备课记录也要交上来吧,我一会面见家上再呈秉上去!”
“诺!”众人纷纷躬身,然后各自递上一张白纸。张汤将这**张白纸加上自己那一张整理到一起。
虽然对于太子的这个命令,张汤有所腹诽。
但是,对于太子弄出来的这个教授制度。张汤却是很有兴趣研究的。
根据太子的命令,事务省、门下省和中书省是轮番来这庄子里给童子们上蒙学课。
教材都是相同的《仓颉篇》。
太子宫中除了太子太傅等三个大臣外,其他人,每个月都要至少来这里给童子们上一次课。
通常,每次是十人左右,一个主教,九个辅教。
主教负责讲解和教导。辅教则分别负责一个‘班’的童子,童子们有不懂的不会的,都要尽心尽力的解答和教导。
除此之外。无论主教辅教都要在每次上课后上交备课记录和上课记录。
整个制度前后衔接,最大的程度的保障了课堂纪律和教师操守,最起码在现在,张汤没发现有谁偷懒、懈怠过。
因为所有的记录都会呈递给太子。而据说太子每天都会审阅上交的记录。
这样。敢偷懒耍滑的无疑就是自绝于太子了。
张汤甚至听说有的舍人、洗马,会将自己的备课记录和上课记录做的花团锦簇,耗费许多心思,靠这个途径来曲线救国,达到在太子面前刷存在感的目的。
还别说,真有人成功了……
颜异和他手下一个叫郑当时的家伙就因为备课记录和上课记录做的好,而被太子表扬嘉奖了。
每人还被赏赐了十匹绸缎。
虽然赏赐很轻,但意义重大。这就更加激起了许多人的好胜心和功名心。
就连张汤,昨天晚上也是特意抽了许多时间来思考怎么做备课记录。
没办法。在官场上,你不投上所好,有的是人愿意拍马屁,献媚。
太子也是人,精力也有限。
关注他人多一些,关注自己就少一些了。
在太子宫中,想要生存下去甚至不断的向上爬。
就要争!
跟颜异争,跟汲黯争,跟剧孟争,跟所有的竞争者争!
“我去见家上……”张汤将所有的备课记录和上课记录看了一遍,好家伙,人人都是下足了功夫,像宁成,甚至在备课记录里开始在最后的结尾借教育学生的心得开始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观念了。
张汤脸上稍稍抽搐了一下,没有说话。
他知道,他这个率更令兼门下省主管之一的位置,盯着的人可是很多的,也不差宁成这一个了。
只是……
“这倒是个好主意,下次,我也该学着点了……”张汤心里想着,默不作声的收起卷纸,朝着后面的庄子走去,一边走一边吩咐道:“你们按制规定将所有童子各自送回家去,务必要亲眼看着他们回家!”
这也算是太子的规定之一了。
每个辅教,都要负责将各自的学生送到他们的家长手中。
张汤清楚,这是太子欲恩结于心,做牌坊的意思。
同时也是树立太子形象的机会。
……………………………………
看着张汤远去的背影,宁成摆摆手道:“散了吧,散了吧,都各自去将学子送回家去罢!”
于是,剩下的九个人,各自带着二三十个年纪大小不一的孩子们,走出皇庄。
在皇庄门口,值班的卫兵仔细查验了所有人,包括童子们的出入符印。
汉室的皇室领地出入都是需要有籍。
童子们因为没有正式的宫籍,只是得到了太子的许可,所以,他们用的是竹子所做的竹符。
其上写有各自的姓名、家庭地址和父母名讳。
而宁成拿的是正式的高阶的铜制符印。
其上不止写有他的名字和籍贯,更写明了他的官职、师承,除此之外,还写有这个铜符的发放时间,签发人,签发部门。
这一切都是继承自秦代的严格制度。
宁成看着手上的铜符,再看着上林苑中残留的秦代建筑。
他心中感慨一声:“秦,那么的强盛。制度又如此完美,怎么会灭亡呢?”
手机阅读:http://m.630ks.com/13498/
发表书评:http://www.630ks.com/13498/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两百六十四节 西汉袁隆平)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要离刺荆轲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