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岁月的面纱>第十章 另类大学生
这种孩子般的激情,但正是这样,他更想知道陆峰的所思所想。

陆峰笑而不语,他若有所思,良久才说:“你想知道我在想什么,可我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你想了解我的想法,只有和我待一段时间,才会渐渐知道,那时,你会洞察我的为人,以及我所有的思想。你是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我的那些朋友一定会很欢迎你的。”他语气平缓,却有一股阳刚之气纵贯其中。天昊没再问什么。此刻,他对陆峰除了最初的欣赏之外,又增加了一种对兄长的敬畏。一个习惯了做别人兄长的人,突然间遇到了一个他宁愿视其为兄长的人,可见那个人对他的影响之深,况且那个人才认识不久。

陆峰的朋友们,都是一群在校大学生,曾当过知青,曾上山下乡。他们住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大城市中不为人知的一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为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他们当中,有来自北京大学的张崇林、王子坤,人大的李鑫磊、杨泽华、师大的何秋子等二十多人。组成了一个俱乐部。这里远离喧嚣的市区,夜晚,他们经常坐在一起议论天下大事;白天,各自去上课或参加一些活动。

陆峰,自不必说,具有一种天生的领袖气质。他举止稳重,坚定果敢,义气凛然,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他是一名富家子弟,家里几世经商,然他却是个叛逆的青年,不安于家人已经为他规划好的道路,他是那种从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张崇林个子矮小,两只小眼睛不停地在转,一副古怪精灵的样子。他是一个物理天才,对量子力电学等领域颇有研究。在高中时候,他就把大学的一些难题轻松解答出来,令他的物理老师大为惊叹,因为这些难题是多少老师所无法解答的。然而他性格孤傲,思想极端,很不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他自认为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老师却说他不切实际。他很尊崇邓稼先、钱三强等物理学家。他是多么希望找到自己的伯乐啊。但是这个伯乐一直没有出现,他感觉到自己的梦想正在被一点一点地击碎。在伤心绝望之时,他遇到了陆峰。以他的性格,会对很多人不服,特别是同龄人,但是陆峰的出现,让他的世界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子坤自幼父母双亡,是祖母一手带大的。他从小发愤读书,学贯中西。是个典型的文人。他有一套中山装,被他奉为至宝,只有重要的的日子他才会穿,平时就是布衣长衫。他熟读经史子集,广泛涉猎东西文化宝典,可谓学富五车。因为他思想上偏向儒家文化,因而被卷入了“批林批孔”之中。幸而张崇林伸出援手,救了他一命。他离开了学校,在这个俱乐部里,足不出户,专门负责写一些杂文。

李鑫磊是一个幽默的演讲家。他来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他乐观豁达,勇于面对困难。在一个团队中,总需要这样的人,当团队面对困境、面对危险时,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机智与幽默,点燃那座希望的灯塔。遇事冷静是他最大的特点,他深谙谋略之术,是陆峰最重要的助手。

杨泽华热衷于数学,精于数理逻辑,是个很实际、很实在的人,他办事总是力求完美,这体现在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会因为一本书有所残缺而不去翻它,或者因为衣服上有不起眼的一些灰尘而坚决不穿,这当然也是他有洁癖的缘故。他的座右铭便是:做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他额头开阔,头发稀少,然双眼炯炯有神,这种人,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严于律己,认真踏实的人。

何秋子从小就迷上了欧洲文学,特别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他被拜伦的诗歌深深地吸引。他可以手捧《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一整天坐在凳子上幻想。在拜伦的诗歌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天空,任思维于这天空中自由翱翔。但真正吸引他的,并非那些慷慨的文字,而是拜伦不畏权贵,敢于为自由而呐喊的精神。比起杨泽华,他就显得放荡不羁了,他做事从来都是不拘小节,然他们两人却是形影不离。何秋子是个理想主义者,然而现实让他焦躁、令其痛苦,进入这个战斗气氛浓烈的集体,他也冲破了早年乌托邦的罗网。

其他人便不再一一介绍。总之,这是一群胸怀天下,理想高远的青年,他们在各自热爱的领域中,都有极高的造诣,前途不可限量。可是因为国家和民族处于特殊的时期,他们没能在学校安心学习。在学校还要装出一副什么也不懂,还随波逐流的傻样。他们胸中的烈火却因这一切燃烧得更加旺盛。任何一个民族,当其面临巨大的危机或灾祸时,只要有这样的一群青年,那么这个民族就仍然有希望。因为这样的青年,他们代表了未来的力量,这种力量,根植于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之中。

吴天昊阴差阳错地走进了这样一群人中,一下子就被他们吸引了。这些年轻人,性格和兴趣截然不同,却相处得亲密无间。在他们的辩论中,针锋相对,火花四溅。他们学识之源博,思维之缜密,令天昊刮目相看,尽管他自认为在自己的学校,他有多么优秀,多么勇敢,然而他们谈论的时候,他一句话也插不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些深藏在小巷里的茶馆,是他们聚会讨论的地方。这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茶馆,大多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它们有的经历了明清两朝,有的诞生于鸦片战


状态提示:第十章 另类大学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