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奋斗在九十年代>第324章:电子研究所的现状

存储器占计算机芯片组的比重最大,普通人不知道的是,一台计算机通常包含四种存储器,一种是只读存储器(ro),它只能读取,不能写入和修改,而且是一次写入,即可永久保存,利用这种不易丢失性,一般是存放计算机最重要的bioeng][com}

一种是高速缓存(cache),我们平常听说的几级缓存概念,就是指它,它是一种介于cpu与内存之间的寄存器,读写速度要远远快于内存,但不易保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就要刷新一次数据,在cpu写入内存数据时,同时也写入高速缓存,这样下一次cpu需要读取数据时,就是从高速缓存中读取,这样数据响应速度更快。

简单的说,高速缓存给我们的直观印象就是计算机响应快,网页一点就开,这就是高速缓存的功劳,还有图像输出稳定,不闪烁不掉帧,也是它的功劳。

第三种就是内存(ra),内存是区分外存的称呼,它又叫随机存储器,它与cpu共用一个时钟频率,这种特性使得它可以方便cpu的数据写入与读取。

内存其实是由多个模块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帮助cpu计算,它内置了一个计算模块,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其地位仅次于cpu。

但内存也只是一种暂时存储器,一断电,数据就清零,我们通常说的刷机就是给它断电,清空内存里面的运行程序和数据。

第四种就是外存,外存包括磁盘、光盘和硬盘,特别是硬盘,它是永久存储器的一种,断电也不会丢失数据,它才是存储所有程序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地方。

关于存储器的知识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写这些主要是点明电子研究所之所以能向外销售存储芯片与内存条的原因。

这也是当初刘美娟指示胡伟武,要电子研究所只管埋头研究,在欧美已有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抢先申报后续的发明专利。

这几年是存储芯片技术,高速发展的几年,经过了几代技术迭代,到了如今的ddr存储技术阶段。

正是她这种前瞻性的理念,使得电子研究所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关键专利,欧美日韩芯片企业绕不过,于是经过多次交互授权,这才使得电子研究所掌握了完整的存储芯片专利使用权。

ddr技术,是存储芯片技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不知是谁发明的,反正电子研究所有刘美娟的指示,也成功的挤入了这个阵营。

到了这个阶段,全世界也只有中日韩寥寥无几的几家芯片企业还在坚持。

所以现在已经过了单纯的拼价格阶段,同时也要拼技术,如今电子研究所正在研究ddr4技术,跳过了ddr2与ddr3这两个同样的一代技术阶段。

是的,从ddr1到ddr3并没有技术代差,被统称为一代,只有ddr4才是真正的二代ddr存储技术,有着革命性的进步。

ddr是sdra的更新换代产品,他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这样不需要提高时钟的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的数据吞吐速度。

而ddr4是ddr1之后十多年的技术,不说提高两倍时钟频率的逆天性能,光是存储容量从早期的几百b,到ddr4时代的64gb,就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跨越。

可以说是绝对的碾压,所以ddr4是一种全新的插口标准,完全不兼容以前的主板标准。

电子研究所之所以有胆量跨过几代技术节点,这第一是得益于刘美娟的指点,没有她,也没有ddr4这种跨时代的理念。

最重要的一点是华昇微电子这次技术升级后,可能会直接跨入32纳米或28纳米的制程工艺水平,这样就具备了制造ddr4这种3d存储芯片的能力,每一块芯片有16g的内存,四块就是64g,性能逆天,还远远超过了此时机械硬盘的存储容量。

为了与之配套,电子研究所另外还在研发一项新的存储芯片技术,就是代替机械式硬盘的ssd固态硬盘技术。

机械式硬盘的霸主是ib公司,这种磁盘存储技术也是他发明的,ib公司掌握了大量的关键专利,在这个领域,电子研究所已经不好进入。

世界上第一块固态硬盘发明于1989年,但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没法实用,也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可是这种固态硬盘却规范了固态硬盘的标准,就是采用与传统机械硬盘同样的技术接口标准与同样的数据存储标准,使用一块处理芯片加存储颗粒,再加一款操作系统程序,就能代替机械硬盘的存储功能。

这正是电子研究所需要的技术,之前因为技术的原因,存储容量比不过机械式硬盘,又造价高昂,所以惨遭淘汰。

目前全世界也只有技术升级过后的华昇微电子才能生产制造这种固态硬盘,虽然是老瓶装新酒,但是时代不同了,技术升级了,这种已经被淘汰的技术又可以泛发出新的生机。

如果没有刘美娟,这种固态硬盘要到2006年才由三星发明并推广。

固态硬盘分两种,一种是采用sdra存储介质的技术,专门用来代替机械式硬盘,目前全世界只有电子研究所在研究。

第二种是采用闪存(fsh)作介质的存储芯片技术,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u盘,内存卡,p3内存等微存储芯片。

这种技术因为已经具备实用的价值,自1998年起已有多家公司在研究,其中就有我们中国的朗科公司。

当然,这些公司都是基于b接口标准和ib公司的串行总线标


状态提示:第324章:电子研究所的现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