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反而却探到另一件惊天秘密。

朝堂之下御书房中,楚逸轩眉头深锁沉吟道:“你说那陵宣王还幸存于世?”

梁松一脸严肃的站立于一旁俯首恭敬的回答道:“回皇上,这个消息奴才也是从探子那里得知,只是如今这陵宣王不敢以真面目见人,是以铜面具为罩,真颜如何也未可知。”

“恩!如若如此你继续跟踪这个线索,如有异动随时向朕汇报。”楚逸轩点了点头道,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就怕是有人装神弄鬼。

这陵宣王他也略有所闻,听闻当年他不慎堕崖身亡,如今却神出鬼没的出现,一定是有所图谋,这不能不令他小心谨慎。

待梁松告退下去,楚逸轩陷入沉思之时颐和宫的宫人却来报说是高太妃许久未见皇上了,想请皇上过去叙叙旧。

高太妃乃容妃的妹妹,要说与明轩帝还是血亲关系,自从容妃殁世,她便深入简出不见外人,潜心吃斋念佛不问世事多年,偶尔明轩帝去看望她,她才会展露笑颜,同他叙叙家常。

颐和宫位于皇宫的东面,依山傍水风景甚是怡人,先帝在位之时,爱屋及乌便将此清净之地赏了高太妃,那时的高太妃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小丫头,因姐姐容妃的恩宠,年纪轻轻便封为昭仪娘娘,而高氏一族也因此平步青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甚至连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远方亲戚也都能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只是好在容妃并非恃宠生娇之人,同时一直压制宗亲外戚,是以高氏一族还算安守本分得享太平。

偌大的宫殿内悄然无声,偶尔能听到的便是那内堂中传来的木鱼声,那“咚……咚……”的木鱼声是那么的平静祥和,仿佛可以穿透人心,忘却烦忧之苦。

宫人们见了楚逸轩,竟没有丝毫动容,只是淡淡的行了礼,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想来这些宫人也习惯了对明轩帝的怠慢,或许明轩帝自己认为在姑母这里没有那些必要。

楚逸轩周遭瞧了瞧,大殿内昏暗无光甚是简陋 ,与这外幕红楼高瓦金碧辉煌颇为不配。约摸一看就连宫人在内也不过四人,看起来甚是凄凉。

“瑜儿,是你吗?怎么来了也不进来坐坐?”那声音轻柔如春风拂过耳边甚是动听。

“姨母,侄儿在。”楚逸轩赶忙收转心神,由不得多想便往内堂踱步而去。

那妇人年约三十七八,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到见了楚逸轩后哑然一笑,那眉宇间的淡淡愁绪豁然开朗。

“臣妾见过皇上………”

“你怎么在这里?”楚逸轩强忍着怒意,只见韩昭仪此时站在高太妃身后,正一脸柔情似水的凝望着自己,那模样甚是媚态丛生,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好一个活色生香的大美人。

那高太妃听了此话顿时不悦道:“瑜儿,你三个月未曾来看望姨母了,难得湘云这孩子孝顺,来此敬敬孝道,怎么你不来,也不让她来么?”

楚逸轩一听顿时头大如斗,自己一时心直口快却让高太妃误会了,是以便栖身前来,一把搀扶住高太妃的水袖含笑道:“姨母你误会侄儿了,侄儿只是诧异便随口说说,并无对您不敬之意,而且侄儿早前撞伤了头后,好多事情也理不清了,再加上前朝事务缠身,是以未能来此与姨母相聚。”

“你这孩子如果不是湘云相告,我还一直瞒在鼓里,国事重要也要顾及身体,听闻你常常批阅奏折至半夜三更,长此以往可怎么行,瞧瞧你小脸都瘦了一圈了,让姨母看了好生心疼。”说着那高太妃素手抚上楚逸轩的脸颊关切的说道。

虽然楚逸轩比那楚瑜勤快不少,但他什么时候做什么还是分得很清楚的,之前在韩湘云那里为了躲避她的纠缠故意将奏折带去批阅,便是断了她的念想,没想到她还耿耿于怀来此处告状了。


状态提示:38.高太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