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的综艺节目,晚上八点播出,您喜欢的话到时候可以看看。”

“肯定看,我大孙女上电视我能不看吗?”

饭菜很快就做好了,三个人围在一起慢悠悠的边聊天边吃午饭。

“我哥下个月就要结婚了,婚宴定在哪里?九龙湖吗?”

老爷子却直接摇摇头:“这个你大伯母在家里忙活,请柬过两天才能弄好,我现在年纪大了,婚礼那么热闹的场合,也越来越扛不住了,今年你哥结婚,年底小惜那孩子结婚,之后就剩下你三叔家的那俩孩子,然后我就彻底待在家里养老。”

苏妍忍俊不禁,回道:“说得好像您这几年不是在家里养老似的。”

“那不一样,家里的孩子就你自己结婚了,其他几个可是一直都拖着,这可都是心事,没处理完谁能真正闲下来。”

“行,您说的都有理。”

下午,祖孙俩也没别的事儿,喊上常怀林一起,三人在屋子里大牌,玩三人麻将。

电视一直放在三套上,下午的时候突然插播了一条宣传片。

老爷子眼尖,一眼看到电视里面大孙女出现了,问苏妍道:“就是这个节目?”

“对。”

“看这个瞧不出什么来,晚上再看。”

黄昏,陆湛带着俩儿子过来了。

夫妻俩陪着公婆和老爷子一起吃了一顿晚饭,然后就告别儿子,两人就离开了。

至于陆家小兄弟俩根本就没有觉得他们被父母给“抛弃”了,反正明天晚上他们就能回家了,想着还是要给爸妈一个私下里恩爱的机会的。

晚上八点整,苏妍八爪鱼般的抱着军爷,缩在沙发里看歌者第一期的节目。

苏妍在这边,每出现一个人就要问军爷认不认识,结果军爷根本就不认识夏可心和张佩慈,就连洛凡也不知道,倒是知道谭建亚老师和薛镇。

“你认识谭建亚老师这点我不奇怪,毕竟每年春晚上都有谭老师,没想到你连薛镇都认识呀?”

“我小的时候也算是听薛镇的歌长大的。”

“……”苏妍懵逼,军爷也是听着薛老师的歌长大的?那薛老师真的要哭晕在厕所了。

她突然发现,军爷的童年也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

至于薛镇老师此时是如何的打喷嚏,那就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了。

“我觉得若是薛老师听到你的话,肯定会感动到哭的。”苏妍打趣道。

很快节目开播,众人都是唱着歌出场的,媳妇唱的歌如何,在军爷眼里都是次要的,不说真的很不错,就算是跑调,估计军爷也听不出来。

除了一些听过的歌,其余的在军爷眼里分为两种,一种是媳妇唱的,一种是没听过的。

至于薛镇哭不哭,和他没什么关系,之所以说是听着薛镇的歌一直到高中,以至于上了军校也有人喜欢薛镇,寝室里经常放他的歌,想不听都不行,而且也着实不难听,否则军爷早怒了。

前面的几个人唱的,陆湛也不过就是听听罢了,好听自然是好听的。

若是真的说起来,军爷还是喜欢那种有年代感的经典歌曲,对于现在这些所谓的流行,唱起来蹦蹦擦擦的他倒是真的不感冒,反而觉得很吵。

而今天的歌曲,虽然唱歌的人看上去和这些个并不太搭调,却也真的好听。

很快,现在这首歌唱完,苏妍就要出场了。

作为苏妍的忘年交,唐玉竹老师此时也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

对于央视做出的这档节目,唐老师是很期待的,而第一期就是致敬经典,其中第一轮中的六首歌,就有两首是唐老师在30年前写的,那个时候的唐老师不过才30多,正是一个男人的巅峰时期,而那个时候,在现在被很多人成为松竹时代,其中“松”是已经过世的梁劲松,而“竹”则是唐玉竹。

那个时候两人的私交非常的不错,经常凑在一起讨论创作。

梁劲松去世的时候不过47岁,虽然生命不长,却创作出二十多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和唐玉竹的成就不相上下。

之后很多人都说梁劲松的成就比唐玉竹的要高,也有人反驳说那不过就是众人看在梁老师过世了,对逝者的尊重,但是这种尊重不能盲目的评价对于乐坛做出的贡献大小,也不能因为唐老师还在世,就说他的成就比梁老师的低。

针对这起事件造成的影响,圈内外的数位大佬忍不住齐声发言,告诫一些媒体别为了博关注而利用一位对歌坛做出如此贡献的逝者炒作,这件事才算是被彻底的压下去。

不说别的,这其中的几位大咖真的非常厉害,除了国内的几位著名作家,甚至就连音乐学院的几位教授都看不过媒体的做法,更包括几位已经脱离了“明星”范畴的艺术家。

这些人的联合发声,在东洲真的没有哪家媒体还能没脑子的继续下去,除非他们真的能面对那种千夫所指,万众唾骂。

唐太太从厨房端着洗好的水果出来。

“苏妍那孩子还没出来?”

“这个结束估计就轮到苏妍了。”唐老师抓起一颗梨,慢慢的吃着,“你过两天不是要出国看孙子?”

“嗯,你要和我一起去?”唐太太笑眯眯的看着丈夫。

“我没空,过几天要去金曲奖担任评委。”之后,唐玉竹哼了一声,“让我坐20个小时的飞机去看他?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面子。”

“你呀!”唐太太知道丈夫生儿子的气,不过儿子在大洋彼岸,每


状态提示:178 哭晕在厕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