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出剑>第十八章 闲谈知邓晓,转角遇虬龙
信的,伏龙氏里那些姐姐阿婶阿婆们,虽然很彪悍,但都很善良。

“因为她那乡下的六十岁老爹是个濯庸初境的cǎi_huā大盗,被我杀了。”

“你那时候只有十三岁?”

“十三岁零一个月。”

邓晓的话很简洁,甚是有些简陋,但却透露出很多信息。

第一点,刚才邓晓已经说过,刑部束手无策的重案才会转交给凭风阁,既然是cǎi_huā案,又严重到让刑部都束手无策,说明这个cǎi_huā贼不但罪孽深重,而且极其狡猾。

谁又能想到一个乡下花甲老人竟然是这样的cǎi_huā大盗?

但这案子却被十三岁的邓晓破了,足见邓晓智慧非凡。

第二点,那个cǎi_huā贼是濯庸初境,四品武人,却被那时的邓晓杀死,说明他十三岁就至少有濯庸初境,或者说有这样的实力。这一点很可怕,要知道,即便是被称为东岐第一天才的伏青,十三岁时也不过纳气巅峰而已。

而他现在已经二十二岁,他现在又该有多强?

第三点,一个人从十三岁就开始提刀杀人,那么这个人一定吃了不少苦,能吃苦的人就像大漠里的仙人掌,永远比温室里的花朵坚韧,这一点无可否认。

如果一个人真的非常优秀,那么无论他有怎样的背景和天赋,他在无人处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吃了很多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用在江湖人身上尤为恰当。

邓晓喝完最后一口粥,掏出钱放到桌上。

“刘叔,钱在这儿,两个人的。”

那卖包子的刘叔回头苦着脸说道:“晓哥儿,早说过不收你钱的,每次都这样,街坊领居听说我还收你的钱,都埋怨我咧。”

刘叔的老婆也匆匆忙忙从屋里跑过来。

“晓哥儿,这钱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收。”

“如果真不收钱我以后就不来了。”

对面是一家饭店,一个布衣汉子在门口笑道:“老刘,晓哥儿都这么说了,就收下吧,大不了下次给晓哥儿捡两个大些的包子就是。”

老刘无奈叹了口气,咧着嘴笑道:“那好,小老儿就收下了,只希望晓哥儿常来我这里坐一坐。”

“嗯。”

“晓哥儿慢走。”

两人走出铺子,沿途里的街坊领居都高兴的和邓晓打着招呼,邓晓那冷峻的脸庞变得柔和了些,一一点头致意。

“真看不出来。”

“什么?”

“看不出来你这样的人居然在这里有这么好的人缘。”

“这些人大都是这里的老人,他们的店也是祖传的老店,所以他们相互之间关系极好。”

“这和他们对你好有关系?”

邓晓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起了一件往事。

“前年有个青阳城的人带着病重的老母亲来洛阳城寻医,东奔西跑,那个老母亲的病还没有医好,却在老刘的铺子里喝粥噎死了。”

梁箫叹了口气:“带着母亲千里迢迢寻医,倒是个孝子,可惜人若是倒霉起来,喝水也能噎死,更何况是一个病重的老太太,之后呢?”

“之后那个儿子心生魔障,认为老刘家害死了他母亲,要杀死老刘夫妇,街坊领居上前劝阻,被他打伤了十几个人,恰巧那天我从外面路过,所以……”

“所以你就把他抓了起来?”

“不错。”

“那人是个修行者?”

“窥法中境。”

一个窥法中境的高手要杀死一对凡俗夫妇实在是轻而易举。

“你那时候是什么修为?”

“窥法初境。”

“厉害,那一战一定很激烈吧?”

“我身上有一百零三道伤疤,有十七道都是那时多出来的。”邓晓说得依旧很平静,没有半点多余的情绪。

梁箫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想来那一战不但激烈,而且惨烈。

他扭头看着邓晓,看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如同在欣赏一件完美的雕塑。

直到邓晓忍不住皱了皱眉,他才回过头来,深深的呼出一口气:“你实在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邓晓没有说话。

两人安静的走着。

梁箫准备去卖雕像的“一槐堂”,找那个大胡子拜师学雕刻。

关于想学雕刻这个打算,出于喜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雕刻可以让手变得更稳,心变得更细,这一点在他很久前就发现了。

真正能够雕刻出好雕像的人,一定是心细如发、心思沉稳的人。

在邓晓的指引下,两人穿过七八条街道,沿途不时有人和邓晓打招呼,偶尔也有人惊疑的看着梁箫。

梁箫如今在洛阳的大街小巷里也有了不小的名声,大都是源自于姜枕剑的跟随、同李秀唯的切磋以及尹九的礼贤下士。

因为他们三个都是名人,梁箫常和名人打交道,自然也就成了名人。

不过大多数人对他的认知还局限于“某个少年”,所以并没有多少人认出他。

两人贴着石墙转进一条小巷时,迎面突然走来两个人,四个人险些撞到了一起。

那是一个手拿折扇的书生和一个背着书箱的书童。

书生约摸十七八岁,身长七尺有余,略显消瘦,线条分明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书童则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稚气未脱的脸上总带着一丝淡淡的讥诮。

渐行渐远以后,皱着眉的邓晓突然说道:“那个书生有问题。”

梁箫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面带凝重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 闲谈知邓晓,转角遇虬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