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万历恶霸地主>第9章 手段强硬推农庄(上)

有余承业、王和田二人到来沈磊将之前已组织起来的,由买来少年、收留小孩、年幼仆人丫头及沈三丫的共十五人学习班可以将教育任务放手了。

之前他带这些人(沈三丫除外)每日清晨由他带着体育锻炼与军训能保证,至于文化教育则他是根本顾不上。因而这些人主要是干干辅助工作,沈磊有时间才讲讲课,就学习方面进展真没保证。

这是这些人是从头开始,不似余、王二人有一定自学能力,给予繁简体字对照表与课本能基本理解的缘故。余、王二人最多数学上有疑难需要解答一下,沈磊的工作一下子松了不少。

从培养第一批手下的文化学习工作放手沈磊开始与褚木匠一起研究棉花去籽、盘条、纺纱、成线、织布机等技术与机械制造。

褚木匠姓褚名阿六,倒是本地木匠。沈磊看上他乃是知他读过三年书,在与铁匠一起配套制作农具时表现比较机灵、有想象力与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加上年青有培养前途与价值,这才选他。并与表现突出的三个木匠徒弟组织了一个研制组,先专门研制纺织机械。

研究纺织机械当然不可能全部铺开同时进行,不过正好顺着程序来。如棉花已经购买了一些,先造脱籽机为第一个任务,脱了籽才能继续加工呀。

从胶州城购买硬木用途主要是为研究这些,这是因为铁太贵还难于加工。而沈磊又明了钢丝锯及木锉及台虎钳等工具,让复杂曲线的零部件也能轻易制造出来。这些零部件如曲轴、齿轮、轴承等硬木的硬、强度虽远逊金属,但精度可以高许多,加工省力几倍以上,成本省几十倍。

而且不断勤加润滑油起码能抵铁制五六成用,特别是不计较零件傻大粗时,这些硬木制品比铁制不差多少。倒是机架大件木头终究强度差一点,但试验时木头修改容易,机器试验成功真吃不消再改成铁制不迟。

沈磊前世虽然农业大学毕业,三年乡村工作喷水织机、数控机床等没见识,只看惯乡村小厂小作坊各种土设备土办法。据此经验他当然也会借鉴,所以一个办法不行改一下,也没有完整设计,只是试了改,改了拆造后再试,浪费了一些木头终于借用打稻机原理将棉花脱籽机试成功了。

棉花能脱籽后要盘条,不然一大堆棉花堆着抽一股出来纺纱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工纺纱是一手摇纺机一手理棉花,盘条是将棉花预理成条状,然后纺纱机抽纱才方便还均匀。

盘条如简单纺纱倒还是容易,但纺纱机要将棉花捻紧又要收上纱锭。结构上比较麻烦外,纱经过的几道小孔口必须光滑与坚硬,连铁件也不行,最好用玻璃或瓷器。

玻璃沈磊暂时没有空去弄,只能去请个瓷工来弄个小窑先生产些。而且今后搞玻璃,炼钢铁与烧水泥等时离不开懂烧窑技术的人。

等待瓷扣虽然浪费一些时间,但二个月后一台用一头驴子为动力,二十锭纱机成功还是让研究组所有的人大为兴奋。因为二十锭就等于二十个人,加度更快,一个人看一台机就等于一人干三十人以上的活。看二台机能抵六十人干活,更加吓人。

众人看到新研制纺纱机效率吓人,沈磊肯定不以为然,他倒是看到成品纱的均匀细密更加高兴。这是可以省料,织布档次也可以高级些。产量重要,质量同样如此,都是金钱。

有了做纺纱机经验,成线机生产愈加简单,只是在纺纱前加个二股纱分捻及瓷合线头就可以。如此机械一头驴带十锭轻松,倒是大锭线转绕线团费工夫不大合算,他准备让家庭妇女闲时用现在纺纱机一类东西业余干。当然这小机械也随手试验完成,能同时绕六个线团,还算不错。

这些完成攻关织布机,这时代织布机人力脚踏力量小、门幅窄。沈磊准备用牛来牵动,织布机也改成铁木机门幅放宽,投梭度提高一倍,如此即便是一个人看四台机工效也有十倍以上提高。

至于为何不用水力乃是水力投资大,建筑周期长,设厂受限止。不及养牛成本不大,还可以兼获牛奶牛肉牛皮牛角牛筋牛粪,这些样样都是好东西。如此一算与利用水力各有利弊,至少用牛为动力也不亏,如鲁迅就说过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当然纺织厂臭气味绝对例外。

纺织机械研究到近元旦(即春节)才基本完成,开始大规模制造阶段。此时沈磊计算一下从脱籽到成布一尺布若其他人成本棉花为二成,八成为人工,他比较起来加上畜力与机械成本最多二成以下棉花二成人力,所以即便是工钱给高一点也只是别人成本四成多一点。

如此一来布比别人的好,以别人八九成价格出售,北方每匹松江布售三两左右,自己每匹大放盘赚一两,每年生产十万匹就够自己办大事了。

如此一算沈磊心里安定了不少,但此时他的现金流基本上已经枯竭,好在棉花已经购买了一部分。另外硬木与铁料还有,粮食足够吃,就是过年工钱红包有点不出来。

还好隋唐演义写到了一百回,市场反映很好,小羊第三次进济南拿回近二百两银子。他毫不犹豫给俞承业、王和田及请的雇的工匠了工钱、红包,还有奖金。如褚阿六更是仅奖金就十两,让他硬要跪下磕头让沈磊拦住了。

这时代磕头的意思虽不似后世那么严重,但作为后世人沈磊还是有些不习惯。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一个人接受了一种价值观轻易难于改变


状态提示:第9章 手段强硬推农庄(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