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仪之循声举目望去,却见一个道姑——年纪总在三十不到,身穿一身灰白、绛紫两色相间道袍;头上未戴道冠而只梳了一个髻,任由一头长披散下来;脸上却施了若有若无的淡妆,显出半分风尘气来;左手擎了一支浮尘;右手拿的则是秋仪之那份名帖——正笑盈盈地瞧着自己。/p
秋仪之被她这双杏花眼看得浑身上下不自在,连忙将低头作揖道:“在下便是新任知县秋仪之,因见宫中紫藤烂漫,这才忍不住擅自进来观赏,还请仙姑恕罪。”/p
那道姑却不答话,将手中拂尘交给身后的小道姑,便翩然上前,双手将名帖交到秋仪之手中,说道:“秋大人果真器宇不凡,光是手上这份名帖便是难得一见的雅物——这秦广源老先生的字,可不是寻常人等就能求得的。”/p
秋仪之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小县城之外,偏僻道宫之中,名不见经传的一介道姑,居然也能有这般见识,以至认得秦广源的书法。/p
于是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接过自己的名帖藏入怀中,又稍稍弯腰道:“这不过是机缘巧合而已。却问仙姑道号如何称呼?”/p
“妙真居士。”道姑呵气如兰道。/p
“哦……妙真居士……”秋仪之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作揖道,“真是久仰久仰了。”/p
妙真却掩嘴笑道:“贫道不过是个落魄道姑,既比不上龙虎山上的张天师,又比不上白云观中的王真人,哪敢承受得起‘久仰’二字呢?倒是秋大人,初来乍到,便能了却一桩冤案,这份聪颖干练,贫道便是在这穷乡僻壤,也是如雷贯耳呢!”/p
秋仪之闻言大惊:自己断案不过是昨日之事,这小小“了尘宫”中的妙真居士居然如此耳目灵通,真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p
于是秋仪之定定神,说道:“岂敢岂敢。只是这害死举人毕秀文的恶元凶尚未抓到,还算不得结案。在下便是听说这‘了尘宫’中似乎有些线索,这才过来搅扰一番的。不知居士是否知道些蛛丝马迹呢?”/p
妙真掩嘴笑道:“贫道乃是出家之人,早已不问红尘中事;又不像那些牛鼻子老道,成天装神弄鬼、妄言天机——又怎会知道这杀人命案之中的线索呢?”/p
秋仪之听了她这话,颇有几分失望,便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多搅扰,这就告辞了吧!”/p
妙真听他要走,却又道:“不过这毕孝廉生前,却同贫道有些缘分。他嫌山阴县中嘈杂不宁,为认真复习功课,曾在贫道这宫中借宿过几宿。当时依贫道看来,也似有几分异样,不知大人是否有兴趣听我讲讲呢?”/p
“当然,当然!还请居士赐教!”秋仪之忙道。/p
妙真微微一笑,说道:“那就请大人到宫中饮茶,容贫道从容讲述。”她又指了指秋仪之身后跟着的赵成孝和王老五,说道,“至于那两位,身上似乎颇有煞气,同我此处清净氛围不合,可否先在此处稍后呢?”/p
秋仪之心想:这道姑果然耳目清明,居然连赵成孝这个山贼出身之人身上的煞气也能看出来,或许真的能有破案的线索告诉自己。/p
于是他便让赵成孝及王老五二人等候在原地,自己则跟着妙真居士沿小路,向“了尘宫”深处走去。/p
一路之上,妙真却不谈及毕秀文之事,反而不停向秋仪之介绍各处景致。而秋仪之一开始心思还全在破案上面,可经不住妙真一再巴结,又加之这宫中草木装饰也确有可观之处,也不免附和赞赏几句。/p
于是两人一面说话,一面走走停停,好似游览园林一般,终于在一处独栋小屋之前站定。/p
却听妙真说道:“此处便是贫道居室,还请大人入内饮茶。”/p
秋仪之略加沉思道:“此处乃是居士香闺,在下一个男子,独自入内,怕是有些不妥吧?”/p
妙真摇摇头,嫣然一笑道:“什么闺房?贫道自出家之后,便无男女之别,这些俗世偏见,在此处便是一文不名。还请大人不要介意。”/p
妙真既这么说了,秋仪之便不能再推辞,只好跟着她走了进来。/p
却见这间居室布置得甚为雅致,桌椅板凳均是精细物件、笔墨纸砚无不整齐排放、墙上挂着的书法绘画也都不是庸俗之物,更在屋子当中燃起一炉熏香,袅袅腾起青烟,将整个房间蒸腾得异香扑鼻。/p
妙真轻轻合上房门,笑着对秋仪之说道:“大人,这间房间布置,可否能入大人法眼呢?”/p
秋仪之却莫名觉得浑身难受,也不回答妙真问话,只是说道:“此间甚热,居士为何关闭房门?也不怕中暑么?”/p
妙真却道:“我等谈的是机密紧要事情,若是被外人听到,岂不坏了大人的正事么?”/p
秋仪之觉得她此话也并不全无道理,便道:“既然如此,那还请居士将毕秀文之事不分粗细,如实说与在下听。在下便感激不尽了!”/p
妙真又掩嘴笑道:“大人何必如此心急,且先待贫道为大人沏上一碗茶,我等再从容细谈。”说着,也不等对方答应,便转身在一张几案之前忙活了一阵,这才端上一碗茶,送到秋仪之面前。/p
秋仪之客气起见,捧起茶杯,略略饮了一口,寒暄道:“居士此茶味道甚好,其中更有一股异香,真是不同凡响啊!”/p
妙真低头一笑,道:“没想到大人也是位茶博士,贫道的茶叶,都是用紫藤花熏过的,故而有些香气沁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