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谋仕之五国逐鹿>第九十三章 安平之战 上

举全国之力,一日之内劳民费财千金,转运潜力,迁延日久,国家必定虚空,故为兵不可以久。不管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守的一方,要辅助以智计,才能够全身。

两天之内,众军在华曲集合完毕,按照商定好的战略方针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大军准备妥当之后,早已由沭国的中书侍郎何茂向沭国的边关将领打好了招呼,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沭国。此次的大军在的战略重点就在于引诱,如何使得赵军能够集结在安平城下,其次是要准备足够的机动部队——骑兵,能够一举冲垮赵军的阵型,只靠步兵是完全达不到全歼这个目的的。

为此,由何茂向庆阳递交一份申请书,请求征调骑兵及马匹的奏折。由于沭国较小,且常年来不打仗,当然它也是不敢,大部分是靠嘴皮子来化解恩怨的,骑兵少,马匹也少。此次一口气向朝廷要一万匹马,且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到战场,可以说是要了沭国皇帝的老命了,这一条就需要打点折扣了,在后续的战情发展上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说道引诱,那就的靠主将对整个战局的判断。但凡是打仗,后勤运输是一项比较难搞的工作,由于依靠的是马拉车推等工具,这就使得这些运输工作人员时常对天气、地形等因素头疼不已,更关键的是前方的元帅还让他们按时送到。而前方的主将则是从能否胜利的角度考虑,保证自己的运输线路保持通畅安全,而且在关键时候,这些线路受到阻挠,会极大地让主将分心。

姬礼在出发之后的第三天向主将李道军提出了这一想法,秘密的派几支小股军队前往溧阳与安平一线队敌人的运输线进行骚扰,不求一次性解决掉什么东西,只是趁着他们放松戒备的时候,给他们来上那么一下,打完了就跑,不要与赵军的进行死命对抗,且这几只小部队可以相互联合,达到牵扯住敌人,让敌人头疼而恼怒不已的目的。这一想法不像上次一样受到大家阻挠,很快的得到了通过。于是,部将梁敏、宗盛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走上了一条前往游击的道路。虽说这活比较艰苦,但是对于后来的那场大战而言,这两个人应该庆幸自己。

第二步就是分兵,这次的分兵与上次小股的游击部队是有区别的,主要是为了麻痹敌人。在第二天一大早,本来前往安平的大军分为两队,一路调转方向向莱州进发,一路仍由李道军、姬礼等核心人物带领前往安平。众将得到的命令是途中要经过绵平,并且在绵平的时候,留下大部分士兵,并在沭国官员的配合下,由沭国老百姓替代留下的士兵,任然打着救援的旗号前往莱州。由于这一路诱敌至关重要,所以要大张旗鼓的进行,要让赵国的探子将这个消息回报给他们的主帅。

与此同时,赵军在收到晋国随州军快要接近安平的消息之后,主帅王子永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了解决掉这股援军,赵军这次调集了近十万的兵力,意图在解决掉晋国援军,就是他们再来救兵也一同解决掉。从赵国西南部调来的大部队浩浩荡荡的从定阳投入到了沭国。

没过多久,三家的力量在安平这个地方相遇了。本来异常兴奋的前军将领范勇在看到前来的随州军缩进了安平城之后,皱了皱眉头,早会想到他们会继续坚守,但没想到这晋国的援军如此的胆小怕事,连见面打个招呼的面子都不给,太令他寒心了。既然这么怕死,还不如举起双手投降,求我饶他们一干人等的性命,只是躲在城里不出来。于是范勇很生气,但是他又不能太过冲动,因为在此时攻城是最下策,却又不得不为,只好想个好方法,能够减少伤亡。

既然他们不敢出城,那我就去安平城下逛一逛,顺便看看风土地理。范勇在几个护卫的保卫下,来到安平城下查看城上的防守情况。在斜阳之下,一行几人也不敢太过张扬,只是悄悄地顺着城墙转了一圈,越转越觉得安平城不好打,一时之间想不出什么好对策。在听到手下人说城上的人发现他们,范勇下令打马回营。

要说这个安平地势还算是险要的,东西两面是山,人多了施展不开拳脚,只有南北方向比较平坦,可以集中优势的兵力攻打城门。在修这座的城池的时候,选址的人也是煞费苦心,而在考虑到以后打仗上的需要,特意的把南北两面的城墙建的高大坚固,一般的情况下,城中的人只要集合自己的力量守住南北两个门就行了,可以大大节约人的浪费,而这也正是沭国人坚持在安平阻挡赵军的原因。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晋国随州军的加入,这些主要将领考虑到赵国人在攻不下南北两门之后极有可能会狗急跳墙,弄出个什么敢死队之类的就不大好办了,又从多余的一部人之中又抽调出一些人来去增守东西两门。照这样看来,范勇老兄的头发只怕是要越来越少了。

范勇不愧是范勇,既然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那也不用想了,他直接命令部队开动。当然他也不是盲目的进攻,对于这种很高的城墙,修造云梯纯粹是浪费时间,于是,他下了全体总动员令,每人都要准备一个麻袋,麻袋里都要装满土,在到达离城墙后,将麻袋垒起来自动打造梯子,卸下麻袋之后,不是急于进攻而是再撤回来。说起这土来源,就不得不佩服一下这位范勇老兄了,本着不做亏本买卖的主意,就地取材,上边有上边的进攻通道,下面也是丝


状态提示:第九十三章 安平之战 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