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穿越重生>万历外史>第七十八章 技术储备(上)
作五两。合计二十两银子,不多不少。”

张氏怔道:“这都是怎么算的?”

杨铮道:“三舅在车行赶车,一个月一两多银子,这一回伤了胳膊,得有四个多月赶不了车,这误工费他该掏吧?焦郎中给开的方子,按上面的药价计,五两可一点都不多。三舅养伤,总得吃些鸡鸭鱼肉吧,四个月吃下来,五两怕还不够啊!舅母照顾三舅的伤,她便做不了活,同时还要吃用,又要到处跑着抓药,五两的护理费、车马费合情合理吧?”

张氏心想,这怎么听着有点像讹人呢?不过讲出这话的是她儿子,挨打的是她家小兄弟,这念想也只是一闪而过。又问:“那冯管事就认了?”

杨铮道:“他倒是不想认呢,官老爷板子举起来,他还敢不认?你不用操心三舅,他获赔这么些银子,大堂上差点没乐得跳起来,伤怕是已经好了一大半了。要不是脸上的伤一时消不掉,这会都回了外婆家了。”

张氏笑道:“你这孩子,这般说你三舅。”不过想想自家兄弟的秉性,怕也与杨铮所说相去不远了。

杨铮说得是有些夸张,不过他觉得三舅要不是两顿饭没吃,实在没力气,当堂跳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见知夫莫若妻,舅母让三舅饿着还是大有先见之明的。

张氏高兴了一会,又忧心起来,问道:“那冯管事吃了这亏,再去报复你三舅可怎么办?”

杨铮道:“谅他也没这个胆子。赔完了三舅,那冯管事的事情可不算完。他支使混子行凶,可是触犯律令的。官老爷当堂判了他杖刑,他吃了十棍子,实在挨不住了,便要以罚钱代刑。最后又交了三十两罚银才算了事。我看没有十天半个月,他是下不了床了。”

张氏点了点头,听着颇觉解恨,说道:“报应啊。”

三人将东西归拢好,张氏和月盈开始准备晚饭。杨铮将买给自己的东西拿回西厢房,然后点起支蜡烛,铺开张纸,用石墨笔画起图样来。

这回到城里与三舅聊了几次,倒也有些收获。对于此时的陆路运输情况,算是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

此际的马车,大多都是两轮的。装货的车比载人的车要大一些,但也大得不多,因为只有一根轴,所以车不能造得太长。

“大运”车马行从华亭拉石炭的马车,一车差不多能载重两千斤,已然是相当大的车了。这种车需要两头骡子来拉,如果遇到较陡的坡,还要加一两头牲口。故而他们走华亭时,至少都是两车同行,以便调换牲口。

四轮的马车也是有的,载重能力自然更强,但两轴均在同一车架上,因而不能自由转向,遇到弯路时,全靠牲口硬拽。

杨铮模糊记得,双车架四轮车似乎在宋时便有了,只是不知为何并未普及。他问了三舅,竟说从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且不管这里面的原因,杨铮决定自己来设计一款四轮车。

四轮车要想很方便地转向,双车架是个关键。对于当下的材料及工艺来说,这并不是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要点,那便是同轴双轮的转速。

在转弯时,由于两轮的转弯半径不同,其转速应当是不一样的。而此际的车,同轴的两个轮子与车轴是固定死的,所以转弯时两轮同速,虽不影响使用,却会产生更多的摩擦力,并且很伤轮子。如果在轮与轴之间加上个滚动轴承,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杨铮暂时还没有搞物流的打算,古记铁铺的滚动轴承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先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却并不多余,待到用时便能即刻转化成实物,总比临时再去打制改良要强得多。


状态提示:第七十八章 技术储备(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