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对杨铮的学习速度极是叹服,说道:“二哥,照你这样读书,一年时间便可将四书章句集注习完了。”
杨铮笑道:“哪有那么容易?学过的书若不加以温习,便容易忘记。到后面肯定会越来越慢。”
月盈道:“哪怕再慢,有一年半也差不多了。”在她看来,杨铮若不是在这期间背了不少骈句童谣,应当能够再快一些。不过骈句音韵也是必学内容,否则将来又怎么写时文,所以并不能算耽误工夫。
杨铮轻轻点了下头。若要参加万历二年的州试,是得至少保持这个学习进度。哪怕有知州照拂,后面府、院两试可是要凭自己本事的。若连四书都背不下来,那可就说不过去了,更何况后面还要从“五经”中选一本经来学。
两人正说着话,忽听外面有个童音大喊:“舅父!舅父!”
杨铮道:“是水娃,怕是大姐来了。”
月盈忙出了屋,见杨芝儿已推门进了院子,一手牵着水娃,一手提着个竹筐,身后还背了个包袱。月盈唤了声大姐,上前将竹筐接了过来,见里面都是些吃食,便放到了厨房。
杨铮跟在月盈后面出了屋,蹲下来冲水娃拍了下手,小家伙便连蹦带跳的冲到他怀中。杨铮抱起水娃向上抛了一下,发觉还有几分吃力。这小子不愧是屠户家的娃,从小不缺肉,长得挺墩实。
杨芝儿道:“铮娃,今日晌午,州衙一个差役来你姐夫店里传话,说知州老爷唤你后日午后去趟州衙。”
杨铮道:“没说因为何事?”
杨芝儿道:“没说,应当不是坏事。”
杨铮点了点头。他最近在家读书,最远就去过一趟吕家崖,无论如何也犯不到知州。再者若是坏事,衙役早就来家里拘他了,哪还用让人传话。想来因乡里太穷,到了下面没油水可捞,差役图省事,就到胡记肉铺去传了个话。又问:“大姐你就因为这个专门跑一趟?”
杨芝儿笑道:“这不好些天没回来了么,今日肉铺关张早,我就过来看看。”
月盈道:“我去找爹娘回来。”
杨芝儿道:“不用不用,我带水娃出去转转,别误了铮娃读书。”
杨铮摆了下手,示意月盈去寻,说道:“今日书读得差不多了,你们不要出去了。”
杨芝儿见状便即作罢,在院中凳子上坐下来,将身后背着的包袱放到腿上打开,说道:“给你做了双鞋,你试试合脚不。”
杨铮将水娃放下,接了鞋子,见是双云头布鞋,穿上走了两步,感觉鞋底柔软舒适,道:“很跟脚,蛮好。”
此时的鞋不分左右,形制完全相同,名为“正脚鞋”。若两鞋形制不同,或颜色不一,便是阴阳鞋,被视为大大不吉。
杨芝儿又从包袱中取出一包蜡烛,说道:“这是东关蜡烛王做的士子烛,点起来灯火明亮,不起烟不伤眼。大城的胡老爷和胡相公当年夜里读书,用的就是他家的蜡烛,最后可都得了功名呢!”
杨铮闻言不禁苦笑,道:“那蜡烛王也太能吹牛了,买他蜡烛的人应当不少吧,也不见得个个都得了功名。”
杨芝儿拿一起一支点过的蜡烛道:“吹牛就吹牛吧,可这蜡我是试过的,当真很亮,烛火也不跳动。你若嫌暗可多点几支,这烛火又值不了几个钱。”
杨铮只好道:“多谢大姐,我一定用功读书。”
类似的话,两天前老族长也和他说过,让他不要去省灯火笔墨钱。也不知是谁给大家灌输的观念,仿佛若不挑灯夜读,就根本算不得读书一般。
杨家坪农户夜里极少点灯,故而若站在高一点的地方,谁家亮灯可是一目了然。难道以后夜里真要做个读书的样子给大家看?真是头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