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蜜蜂研究院的一员,刘海洋当然知道马竞对于各家大学意味着什么,不过他还是摆手重申了自己的意见,“我意思是,就算不挂这个名誉虚衔儿,咱们马董也是博士级别甚至教授级别的实力,人家的论文数量在那里摆着呢!”
“哦?”这一点确是毕业后迅速远离学校与科研环境的二人所不知道的,刘李二人纷纷露出好奇的表情。
“你们造么?马竞在学界可是人送外号‘当代爱迪生’呢。这家伙呀,现在是全世界范围内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冠军,而且这个记录他都已经保持了五年了!”
说这话时老刘眼睛闪着光,就像粉丝提起自家偶像格莱美献唱、戛纳红毯惊艳亮相一样的激动。
实际上,对于马竞获赠名誉博士这件事,学术界的反对声反倒是最小的。原因就是马竞这朵奇葩,是企业家里搞学术最强的、科学家里面最能赚钱的,两相结合爆发出了令人恐惧的战斗力,然后就有了那令人疯狂的论文数量。
马竞从大一就开始发表论文了,一开始速度还很正常,然后越来越快。尽管这段时间发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概要介绍当前某个领域研究进展的、类似读书笔记的综述论文,在重要程度上和那些真的的独创性论文没有可比性,然而量变引起质变,这些数目庞大、覆盖无数领域的综述论文,同样证明了马竞突破天际的阅读量、强大的语言能力,以及傲视群伦的宽广知识面。
而随着知识体系逐渐完善,马竞也开始有意识地在各个交叉学科领域发力,其所发表的论文含金量自然越来越高,在诸如语音合成与识别、人像识别等新兴领域里更是成了一方权威。
一开始有人说马竞是“当代爱迪生”,其实暗指他和爱迪生一样,是靠着收买霸占手下的研究成果而拥有那么多论文署名以及专利署名,但是并没有证据。所以几年时间下来大家已经习惯了这货其实是个怪物的事实,虽然还说他是“当代爱迪生”,但是意思却已经变成教科书版本了。
普通研究员跑项目、跑经费要花费很多时间,知名研究人员出会议、搞评审同样要花很多时间,这一切在身家丰厚不愁钱的马竞这里就都不是问题了。虽然说大部分企业家花在公司管理、战略决策、合作谈判上的时间同样不算少,但是这些事情同样出奇的没有占用马竞多少时间,让他依然有足够时间来搞科研。
特别是马竞还不是单打独斗的,他手下也有着蜜蜂研究院这个越来越强大的商业科研机构。
本来这些面向应用的研发就比基础研究更容易出成果,而在他的带领下,蜂院的科研效率更是被提升到了世界顶尖的程度,不但马竞自己有了大量论文入账,包括刘海洋在内的其他人也是收获颇丰,现在跳槽去大学或者官方机构,可以轻松评上副教授。
不过跳槽离开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舍不得研究院里充沛的经费以及豪爽的完结奖金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人的事业心还没有完全熄灭,都想要跟随强者继续战斗,跳槽的话等功成名就之后再做也不迟。
百年前,意大利马可尼、美国贝尔、俄国bō_bō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他们各自国家和阵营分别把他们捧成了无线电的发明人,这个争论甚至延续到了现代。
到了如今这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却是再也不会有这种关于发明时间的争议了。因为论文在线发表检索机制的流行,日本科学家发表的论文几分钟后就可以被德国同行看到,要是双方研究的是相同课题,晚出成果几分钟就可能意味着论文的学术荣誉以及成果转化的潜在利益全部成了别人的。
虽然失败者自己还留下了完整的研究经验以及全套的设备,但在成果被别人抢走之后,除了承认现实在“别人的成果”技术上继续深入研究,就只剩下更改课题重新出发这一条路可以走。
科研领域的速度竞赛,并不比商业公司之间的产品大战要来的温情脉脉,同样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这种情况下,项目带头人的地位和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他不但要能争取到足够的资金、设备和人才,更要有敏锐的技术嗅觉,能够及时发现有潜力的项目并准确估计自己和全球同行的研发进度,不然老是落后别人拿不到成果可是很伤士气的。
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说是人形学术搜索兼翻译引擎的马竞,无疑有着别人无法取代的优势,充足的知识面让他的技术视野是别人的好几倍。
而且马竞还在e7u的帮助下,提前十多年进入到了别人要在40岁才能进入的智力黄金状态,所以可以预见的是他的学术高产期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只要他身上的e7u没有问题,只要他还是重症信息松鼠病患者,马竞仗着网络便利收集全世界知识与技术的行为就不会停止,同样的他的各种“读书笔记”以及“原创跨学科研究”也将会继续下去,视觉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等,将会有一个又一个新领域,特别是交叉学科领域被马竞带着手下攻陷。
说起来,学界对马竞那丰富的科研兴趣也是又喜又怕,纠结的不要不要的。马竞进入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