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辛宪英所料,久攻不下,越江城又死守不出,无论怎么骂都无动于衷。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便松懈了下来。
虽说联合军在水师上没有讨到任何便宜,但总体实力上却是实实在在明摆的优势,那么骂都不出兵,那么理由只有一个,不止是不敢,更是一出兵就可能彻底战败。那么换言之,越江城除了死守基本不可能有多余的举措。
再且说了,联合军之所以是联合军,那是因为互不统属,各有各的势力。这种队伍往往看似强大,但实际却一盘散沙,谁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周三山为了防卫,集结了大多地盘的兵力。也就意味着不少地方几乎没有任何防卫。这么些地方,不赶紧私下派人去占了,岂不是要便宜他人?
所以莫看越江城外大军不少,可每一个势力都有所保留,秘密派出去抢占地盘,只要吞进肚子,再想让他们吐出来?难咯。只有得到的,才是最真的。
相比之下,越江城固然地理位置不错,可也并不那么急着攻打。甚至于久攻不下之下,注意力已然挪开。这一点,从联合军连接三日不曾进攻就可以看出,若是有细致统计的话就会发现,联合军其实已经少了不少人马了。比如原本的百人队,可能现在只留下六十人。其余那些,都派出去抢地盘去了。
不仅前线的军队在暗中缩减人马,胆大焦急的势力还进一步压榨后方,再次凑出人马出击。这也就意味着老巢防卫愈发空虚。只不过这一点对于高秀君她们无甚影响,因为没有必要派兵绕后攻打,只要正面战场上彻底击溃,之后一个个收拾就很简单了。
但对于潜伏于暗处的安歌而言,简直就是再利好不过的消息。
是日,受台风影响,有强风,伴随中雨。此等天气,本就懈怠下来的联合军尽皆懒洋洋的,哪怕负责警戒侦查的士卒也都在偷懒。没人认为平日风和日丽都死守不出的越江城会选这么个日子来袭。
其实联合军还是有聪明人的,一开始也督促戒备工作。可随着雨越下越大,甚至于连视线都一定受阻,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这种天气可不利于作战。
事实也的确如此,越江城没有丝毫的动静。原本的确是打算今日奇袭,但天气的转变也让她们更改了机会,可这种被动的改变反而让几女大喜。
“原本便有必胜把握,不想还有天助。”这是辛宪英的原话。
一位合格的军师,观天象乃是基础。并非那种玄而又玄的东西,而是关于气候天气。毕竟战场之上,一场大雨就很可能改变战局。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初出茅庐便火烧博望坡,假若那时候一场瓢泼大雨,岂不是白费心思。
当然了,演义毕竟只是演义,并非史实,烧火博望坡大败夏侯惇这种事,和诸葛亮没有半分关系,那就是刘备自己的战绩。这个时候,离诸葛亮出山还有五六年,早着呢。
而且两个故事背景也截然不同,演义当中,乃曹操扫定河北,决定出兵征讨南方,是主动出击。而事实上却是,刘备趁曹操北伐袁尚之际,趁机出兵,一度攻下叶县逼近许都,曹操这才派遣大将拦截,而兵少的刘备只能选择退却,最终便有了博望坡一战。是以曹操是被动,压根就是两回事。
扯远了。
联合军基本可以视作乌合之众,远不能和正规军相比,至多也就是个人或许更勇武一些。但即便是这么点优势,也被‘联合军’这种形式给消磨掉。原本的计策便是拖延时日,一战而定乾坤,死伤是必然的。
然而随着时间发展,观测到天气有变的辛宪英高兴了。
沿海地区,就没可能不存在台风,大大小小的台风每年都要经历好些次。而这一次,危害或许没那么大,但胜在降雨量极大。越江城既已是城,当然没那么容易受影响,但驻扎在城外的联合军就不一样了。
越江城之所以叫越江城,完全得名于越江,靠近越江出海口处。
当初建成,考虑若降水量大越江河水暴涨,是以越江城离越江还是拉开少许距离。而联合军的军营驻扎点,就位于越江旁边。
当然了,人家也不会傻到那地步,虽然是依着越江,但选择了一处存在山坡立于高处驻扎,利于取水与防卫。
所以台风来袭,越江暴涨,这还威胁不到联合军。
可问题就在于,原本此处山坡不乏树木,可随着越江城的建立,建造房屋和柴火的需要,此山坡上的树木早就砍得的精光。
而没有树木的山,在大雨侵袭之下最容易引发什么后果?
或许山体滑坡不敢百分百保证,可泥土松垮凹陷行路都艰难是肯定的。好些营帐甚至因此插立不稳扛不住风雨而垮塌。总而言之,这地方没法再驻扎下去了,天知道什么时候真来个山体垮塌。
冒雨转移地点,重筑营寨,这精力耗费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对于士气的影响可不小。而且临时的简易粮仓可没办法在这等天气下保持干燥,打湿是必然的,原本行军打仗伙食口味就不咋地,现在更差了,部分甚至出现霉味。种种结合之下,联合军普通士卒开始出现怨言,和最开始认为参与此战有荣光的感想截然不同。
没法子,谁让一直攻不下呢。
士气跌落,精力耗费,反观驻扎越江城内的高秀君他们,基本没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此消彼长之下,耗费的代价只会更小便能取胜。所以辛宪英那句天助并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