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明都督>第961章 安插杨嗣昌

“未雨绸缪,就是事先规划,等上轿再裹脚就晚了。”顾秉谦也建言:“一旦等到天下大旱再行运输粮食去西北,不但远水不解近渴,而且还会造成南方粮食市场的巨大波动,会引起民心混乱,这个不得不考虑。”

黄爌深以为然:“尤其是一旦动用大批金银收购粮食,会让国库吃不消的,难免急不可用。”站在内阁首辅的位置,就要从全局出发。现在国库状况虽然略有好转,但依旧是入不敷出。等再拿出一大笔巨款购买粮食,那就可能是捉襟见肘,堵上这个窟窿,却露了那个窟窿。到时候这个额外的窟窿会让大明的房子彻底的崩塌的。

马维忠就胸有成竹的道:“此弊端也在毛帅算计之中了。”

一提毛文龙,天启就双眼雪亮。现在毛文龙在他的心中,是无所不能的存在了:“毛帅的办法一定是好办法,快说快说。”

马维忠就侃侃而谈:“毛帅之意,便是现在就在山陕各地设立义仓,开始慢慢的囤积粮食,做到细水长流。”

叶向高赞同此法:“同时。我们每年节约出一点点的钱来,慢慢的囤积,慢慢的收购,也就变相缓解了财政的压力。聚少成多,集腋成裘。这个办法相当好。”

“按照毛帅和汤若望的计算,大灾虽然现在已经显现,但真正的爆发将是在三年后,三年,足以让我们从容应付了。”

“现在是天启四年,也就是七年或者八年的时候要爆发,我们的确有时间准备。”天启嘀咕着:“也不知道这次大灾将延续到什么时候。”

周朝瑞就道:“大灾不过三年,只要我们撑过这三年,一切就都会好起来了。”

结果一直在边上冷眼旁观的汤若望直接反驳:“这是史无前例的大灾难,恐怕十年也过不去啊。”

外来的和尚此言一出,当时让静心斋里所有的人,都不由得倒吸一阵阵凉气,屋子里的气氛就更加压抑了。

马维忠也跟着说:“毛帅的估计和汤若望大人相同,头年安塞地区已经一年无雨,延安地区更是两年滴雨未下,看今年地方官报上了的折子说,从年初至今,依旧天无片云,百姓吃水都成了巨大的困难。这不过是开始,可见后面的灾害之惨烈,所以,我们要早做准备,多做准备啊。”

天启也不再急躁了,只是皱眉:“十年,那得多少钱粮才能应付啊。”

一提钱,黄爌就开始哭穷,天启接口安排:“赈济百姓,是我皇家的本份,朕就拿内帑做为投入,。”

魏忠贤就一咧嘴:“万岁,内帑刚刚好一点,这就要再拿出去这么一大笔,这不合适吧。”

天启皇帝当然直接决断:“我们100家皇商,每年上缴不下200万,那么就用这200万来购买粮食囤积吧。”然后看着一脸肉疼的魏忠贤:“皇宫里储存再多的白银,只能富了我一个人。躺在金山银山之上,最终百姓造反的时候,我既不能拿他用来平息天下的苦难,也不能满足我一个人的富贵。吃不过几个菜,穿不过两件衣,住不过二尺宽,那你说我留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

这番话说出来的时候,满屋子的重臣们都不由得眼泪盈盈,因为这个皇帝说出的话,的确是太震撼,太揪心。

天启不管重臣们的想法,继续开导着自己的管家:“原先没这笔银子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依旧过。因为毛帅的原因,让我们每年多了这二三百万的银子收入,这一处一进之间,等于我们也没有损失,却做了造福苍生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计较,的确是说中了大家的心理,本来在原先的时候,没有毛文龙鼓捣出来的皇商,根本就没有这每年接近300万两银子的收入,这一笔早已经被户部盯上了。原先大家向内帑伸手的时候还多少有些顾忌,但自从有了这一笔银子之后,黄爌都认为这是内帑的额外收入,不要白不要。于是就立刻站出来,坚定的说道:“赈灾天下本来是皇宫内院的事情,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这未雨绸缪的计划里,全部由皇家拿出来的钱粮赈济百姓,那么百姓对皇家的拥护和爱戴,将是史无前例。”

他说这话的时候,真的有一些大言不惭。因为赈济天下百姓,本来是应该国家的事情,这转眼之间就扣在了皇上的脑袋上,真的有点不厚道。

天启却直接的点头:“户部的支应缺口很大,我的收入有了盈余,做这样的事情也是应该。虽然咱们改革了税务,让国库收入颇丰,但国家花钱的地方的确太多,朕作为这个当家人,也不能一味的站在边上看着。”然后对魏忠贤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然后就安慰这个忠心耿耿的管家:“其实你也不要太心疼,这本来就是一笔额外的收入,花出去也就花出去了,也算是为国为民,更何况从现在来看,银行上我们有股份,天津城的新建上,我们依旧有股份。不要说其户部税收上让我们每年得到三成的收入,就这已经足够我们支应了。”

然后不管魏忠贤的脸色,无限神往的算计着:“还有三年时间,皇商上最少能挤出800万两银子,也就是1000万石的粮食,运往山陕之地,至少可以应付一时。”

既然拿出了这么一大笔的银子,魏忠贤当然不能让这个银子白白的流走,于是上前躬身施礼:“万岁,天下官员贪腐,如果在山陕地区设立义仓,绝对不能交给当地的官员,否则给咱们来一个鼠雀消耗,肥了他们的腰包,


状态提示:第961章 安插杨嗣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