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邦言之有理,君上乃国之根本,请君上以大局为重。”
“请君上三思。”
“寡人心意已定,诸位不必多说。”赵雍扬声道,“不击败秦军,寡人势不归来。”
“肥义、李兑二人,随寡人同行。”
肥义、李兑齐声道:“诺。”
“邯郸及大军粮草,寡人就托付给相邦了。”
赵豹见君上心意已定,难能劝他收回诏令,答允道:“诺。”
赵雍对着群臣,下达诏令,“传令下去,火速整备粮草,五日后大军开拔。”
秦将赢疾站在大河西岸,注视着滔滔河水,良久方道:“赵地若非有大河护佑,晋阳早就是秦国的。”
嬴华道:“王上将攻打赵国晋阳的重任交给你,你有何计划。”
赢疾平静地目光注视着大河,回道:“赵地路途艰难,攻赵不是那么容易的。”
嬴华疑道:“攻赵不易,你为何要领命攻赵。”
赢疾转过身来注视着他,叹道:“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嬴华木然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得赵晋阳,东可倚望邯郸,向南俯视韩魏。这个计策是我献给王上的。”赢疾转过身,注视着大河说道:“王上让我领上郡、河西郡之众攻赵,但阻隔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嬴华直接说道:“大河啊!”
“大河乃天险,十万大军如何过去。”
“这好办。”嬴华指着大河道:“多建浮桥,以供我军使用。”
“你啊!还是将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赢疾侧目看了他一眼,续道:“且不说建浮桥,需要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光是建成浮桥这一项工事,也会耗费巨大。十万大军全部从浮桥而过,又会花费多少时日,此时河水枯竭,河水也是深不可测。倘若我们和赵军战事陷入僵持,河水暴涨,我军退路也没了。退一步说,我十万大军顺利渡过浮桥,成功抵达对岸。但赵地路途复杂,群山诸多。加之赵地之众民风彪悍,与我秦军相比,不分伯仲。此战,我们的胜算不大。”
“我十万大军渡过大河,大秦锐士谁敢争锋。”
“你啊!小看赵地之众会吃大亏的。”
“赵地之众能征善战,还不是被我军夺了中都、西阳。”嬴华笑道:“你啊!太助长敌人士气了。”
赢疾摇了摇头,正色道:“姑且送你一句话,永远不要轻视你的对手。”
嬴华怔了一瞬间,方才醒悟自己太轻视赵地之众了,忙道:“华,谨记在心,莫不敢忘。”
“赵君继位之初,魏国邀集齐、楚、燕和我国以会葬之名伺机图赵。赵国丧主,新君年幼。五国强势压境,诸侯国皆以为赵君会割地求和。赵国亦会向五国屈服。然,赵君做出了一个危险的决定,胆敢向五国开战。赵君年少尚且有如此胆识和魄力。今日之赵,赵君更是不会轻易向我国求和的。”赢疾仰天长叹一声,“此次伐赵,难啊!”
面对嬴华投过来疑惑的眼神,赢疾说道:“你一定想说攻赵不好打,为什么我要领军出征。”
嬴华点了点头。
“我向王上建议,以中都、西阳出兵伐赵。谁曾知,王上让我领上郡、河西郡之众攻赵。”
嬴华道:“王上如此安排有何不妥。”
“我军先要渡过大河。”赢疾缓缓道:“其次才能和赵国交手,若渡河后,一战不能击溃赵国的主力,我十万大军危矣。”
“既然攻赵不好打,我们不妨向王上陈述其中的厉害。”嬴华观察着对方的神色,问道:“我的建议不好吗?”
赢疾弯腰,捡起一粒石子,用尽全力抛了出去,“攻赵不易,但并非无胜算。我们不攻打赵国,牵制赵国的兵力。燕国,可就危矣。”
“我们攻赵跟燕国有何关系。”
“我们不打赵国。”赢疾依旧注视着大河,“赵军就会出兵燕国。”
“燕国离我秦国甚远,管他做甚。”
“燕国和秦国是兄弟之国。燕国亦是我国牵制齐、赵两国的棋子。有燕国在,齐赵两国便会受其节制。为了大局,燕国之事,我们必须管。”赢疾续道:“齐国伐燕不成,便会成为世仇。到那时,齐国北边有燕国威胁,安能放开手脚,争霸诸侯。齐国我们是够不着,但赵国是可以打的。”
“燕国虽远,也是我秦国搅乱中原的一粒棋子。”嬴华笑道:“你啊!看得可真远。”
“十几年前,这块土地是赵国的。”回忆往昔,赢疾感慨颇多,只觉时光易逝,“那一战,我们杀了赵将赵疵,越过大河,占领了赵国的蔺城和离石。若不是天下风云突起,我们也不会让出占领的土地。今日,我们也不会再次渡过大河,前去攻打赵国。”
赢疾站在河岸,“嬴华传令下去。水位降低,我们便渡河,乘势占领赵军对岸地阵地。”
“你放心。”嬴华志得意满道:“晋阳,我秦国是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