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移民全球>第八百八十二章:米国的建立

公元1580年9月26日,金鹿号带着满船的财宝,以及56名船员回到了普利茅茨港,仅缴纳给王室的部分,就抵得上王室一年的收入,也因此获得了爵位。

此时,距离德雷克启航之日,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时间,启航日为1577年12月13日。

应该说,从个人英雄主义的角度来看,德雷克的这次环球探索,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传奇。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段传奇以及整个“皇家海盗”们日后的贡献,帮助了处在弱势地位的英国,敲开了海洋时代的大门。

然而,说到底,这种非对称作战方式,虽然能给对手造成麻烦,但终究是不能把国力和海洋实力提升的希望,寄托在这种海上游击式的做法上的。

就像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虽然能打击对手,但不能帮助他们赢得战争一样。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西班牙之所以能够在“无敌船队”遭遇重创后,迅速恢复元气,在于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能够源源不断的输出财富。

而英国如果想成为一个全球性帝国,同样必须拥有自己的海外殖民地。

作为“英美文明2.0版”,米国无疑与英国有着很深的地缘关系。

然而,将米国视为英国前殖民地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英国为米国所留下的领土遗产,仅限于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

由于英国是在米国d立之前的1763年,刚刚通过与法国的战争,将殖民线从“阿巴拉契亚山脉”,扩张到密西西比河。

因此真正为英国深耕的殖民地,是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与大西洋之间的“北美十三州”,更准确的命名,应该是“北美十三殖民地”。

作为d立战争的发起者以及最初的d立者,这片由十三块殖民地拼凑成的小国,可以被称之为“初代米国”。

就面积来说,“北美十三州”在米国后世占有领土中的占比,不到9%。

然而,以这一面积来淡化“初代米国”之于后世米国的重要性,同样是错误的。

因为考量一片土地是否重要,面积只是一个很次要的因素,否则以沙俄的地缘属性,就将取决于x伯利亚了。

对于地缘研究者来说,寻找板块的核心区是首先要做的。

一如在在面对同样领土广袤的巴西之时,你们一定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但当遵循“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的研究思路,

将巴西东南海岸这根地缘主线提练出来,笼罩在巴西身上的迷雾,便很顺利的被一层层的拔开了。米国之所以成为米国,“初代米国”所生成的基因至关重要。

在米国扩张至太平洋,并且将德雷克曾经错过的太平洋海岸,开发成另一条重要经济带之前,濒临大西洋的东海岸地区,是米国唯一的核心之地。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在了解“北美十三州”的成长脉络后,对于米国的疑问,也就解决了大半。

追根溯源的话,我们的目光还可以进一步聚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文明,都会有一个地理上的起点。

对于米国来说,这个起点,往往被定位为1622年11月21日,“五月花号”登陆并创建的“普利茅斯”殖民地。

之前的内容中曾经提到,“普利茅斯”并不是英国人在米国,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

在此之前,英国至少在米国东南部,还建立过一个名叫“詹姆斯敦”的殖民地。

在很多关于米国历史的简介中,这个以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为名的殖民地,往往只是一笔带过。

似乎这个殖民地,对米国历史的形成,没有造成过实质性影响。

然而,情况并非没有那么简单。

透过1861-1865年那场“南北战争”,米国内部存在南、北问题,算得上是一个常识了。

如果,当年这场战争造成了米国的分裂,那么,位于南方的“詹姆士敦”,将有很大机会成为“米利坚联盟国”。

即南北战争时,南方建立的zhèng quán的历史起点。

至于普利茅斯历史地位的确定,更多是因为北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是一种常态。

一如中央之国同样存在以长江、黄河为代表南、北地缘差异,而最终源自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概念,成为了整个文明的代言者。

这并不意味着,长江流域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点,一定晚于黄河流域。

亦不代表长江文明,在华夏文明形成的过程中,没有发挥重大作用。

一切都源于,我国北方在东亚地缘z治结构中的强势地位。

既然无论从意识x态还是地缘z治层面,一定程度的“共识”,都是统一的基石。

那么,在天朝和米国,z治主导者身份的北方,都必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任何事情的发生,背后都有其底层逻辑。

以地缘这个视角来说,其底层逻辑建立在“地理”,或者说物理环境属性的,“自然地理”之上的。

我国南北方的概念的形成,表面看是两条大江大河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更底层的原因则是气候。

将人类带入文明时代的力量来自于“农业”,yà rè带季风气候属性的我国南方,与温带季风气候属性的我国北方,所滋养的主要农作物就有很大差异。

后世这种南北差异的代表性作物,分别是稻米和小麦。

秦岭-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二章:米国的建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