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汉兰陵王>第一七五回 言另立兄弟异心

刘充看着孙坚退走,有心将要将他拦下来。熟知历史的他,当然知道孙坚手中握有传国玉玺。

但是孙坚麾下兵马数万,刘充现在连一万人都没有,甚至粮草都不足。他完全没有把握打败孙坚,只好按兵不动,任凭孙坚退走。

他现在没有精力来管其他人,安邑的那些公卿就够他忙的了。要不是董卓撤走,他恐怕还的留在安邑受罪。

要知道这些公卿很多都是名士,名士的一个标准就是善于辩论,嘴皮子一个比一个溜。

他虽然嘴皮子也不错,但是也架不住那么多人一起对你发难。舌辩群儒这种事情只能在《演义》当中出现,面对安邑这帮人,就算神化的诸葛亮都要够呛,这帮人可比江东的那些人能说多了。

躲清静的刘充,现在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重新规划洛阳的布局。

洛阳作为京师,是有其地理意义的。和长安比起来,洛阳是天下之中,周围有群山环绕,十余条河水从中流过,耕地肥沃。有函谷、大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多处关卡,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只要不像董卓一样,多处树敌,守住洛阳一带其实很容易。

只能说董卓自己作死,有时运掌握朝政,但是却没有能力坐稳这个位置。

关东联军几乎都是他一手扶植起来的,结果这帮人根本不领情,反过来就造反了。

好在关东联军自己也在作死,在董卓返回关中的时候,作为盟主的袁绍就也没有闲着。

他想要另立新君,而他选择的新君就是太尉兼任幽州牧的刘虞。

不过他和袁术不和,关东联军基本上以两人为首。但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与袁术商议。

他写信给袁术,但是袁术有自立之心,直接拒绝了。

袁绍得到了袁术的回信之后,很是恼怒,他直接以盟主的名义,派乐浪太守张歧拜见刘虞,呈上了意愿书。

但是刘虞拒接了,反而说道:“不要说天子尚在,就是天子不在,还有河间王、兰陵王在,帝位也无法落到我的头上。”

袁绍得到了刘虞的答复,更加不高兴了。他本来就没有考虑过刘充,因为他知道刘充一旦登上帝位,那就说不定是谁掌权了。他只想要在一个好操控的皇帝,好当权臣,而不是找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

袁绍对于袁术不支持自己很愤怒,就派了周昂为豫州刺史,想从袁术手中夺取豫州。

这才有了孙坚退兵的事情。

孙坚返回阳城之后,立刻攻打周昂。周昂根本不是孙坚的对手,只能逃跑。

袁绍出招了,袁术怎么可能不回应?碰巧这个时候,公孙瓒打败了青徐之间的黄巾军,威名大震。于是袁术就派人联合公孙瓒,想要对付袁绍。

公孙瓒近两年也开始发迹,因为对乌桓、鲜卑作战有利,帮助刘虞平定了张纯张举叛乱,因功升为奋武将军,封蓟侯。

青徐之间的黄巾军已经复起好几年了,在青徐一带劫掠,裹胁百姓,几年就发展成了百万之众。

这么强大的黄巾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东海王,所以东海王派人向刘虞求援,让他派人来打败这些黄巾军。

刘虞就将公孙瓒派了出来,作为太尉,按理来说他是可以指挥天下所有兵马的。

公孙瓒和刘虞的政治观点不同,但是对于剿灭黄巾上,他们的观点还是一致的。

而且这个时候,青州黄巾聚众三十万攻打渤海,想要和黑山贼联合。

公孙瓒带着步骑两万,攻打黄巾军,在东光县南打破黄巾军,斩首三万余。

青州黄巾军放弃辎重,奔走渡河。在半渡之时,以骑兵突击其后,再一次打败黄巾军。杀死数万,俘虏七万余人,获得车甲财物无数。

如此轻易的打败了黄巾军,公孙瓒颇有睥睨天下的意思。

袁术的使者到了之后,想要和公孙瓒结盟一起对付袁绍。

公孙瓒认为,以他的勇武和袁术的声望,联合起来就是强强联手,肯定可以纵横天下无人能敌。所以他就让弟弟公孙越带了三千骑兵,帮助袁术攻打周昂。

袁绍也没有闲着,拉拢了自己的发小曹操,还有河内太守王匡。

曹操依附袁绍,在这个时候,两人发生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对话。

袁绍问曹操:“如果大事不顺,那里可以据守?”

曹操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阁下的意思呢?”

袁绍回答“南据河水、北守燕代,兼有乌桓鲜卑之众,然后向南争夺天下,就可以成功。”

这是袁绍给自己指定的方针,他也是这么做的。

这个时候的袁绍只有渤海一地,并没有多少兵马,而且韩馥为了防止他做大,已经断绝了他的兵粮了。

门客逢纪劝说袁绍先夺取冀州,并且献了一计:“韩馥是一个庸才,吾等可以暗中和公孙瓒相约,让他进攻冀州。公孙瓒刚刚名声大震,并且麾下强横,前来攻打,韩馥肯定会吓坏了。到那时候,我们再趁机派能言善辩之人和他说明厉害关系,不怕他不让出冀州。”

袁绍听了这话,深以为意,就写信给公孙瓒。

这个时候,恰巧韩馥的部将麹义反叛。

麹义带着家人返回平原之后,一直在军绿当中。他听闻韩馥名气大,就投靠了韩馥。

可是韩馥只是名气很大,治理地方的能力还算不错。但是现在是乱世,韩馥的性格缺陷就暴露了出来,摇摆不


状态提示:第一七五回 言另立兄弟异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