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华夏系统之欧陆女皇>第一百六十九章:拜见华夏圣天子

翌日

梅京城外驿站内

波兰王国的使者京兆府尹兰康和他带来的十二人换上常服从驿站走了出来。

他们慢慢的走到了梅京城门口,梅京城门口纵横部的官员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他看到兰康一行人走过来,他对着兰康拱手作揖道:“本官拜见京兆府尹,京兆府尹请随本官来吧!”

兰康同样谦恭有礼的对着纵横部官员拱手作揖道:“嗯,还请大人引路。”

“嗯!兰大人请随我来。”纵横部官员引领着兰康朝着华夏帝国的临时皇宫走去。

大街上华夏帝国的百姓们看到兰康他们一行人虽然有些好奇,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表现,毕竟他们可以说司空见惯了,特别是当初高阳雅君称帝之时,百姓们可是经历了一次洗礼。

从那次以后华夏帝国的百姓眼界变得高了,如果使者没有超过上次的规模他们不会有多么惊讶。

当然这只是普通百姓们,华夏帝国国内也有儒生,这群儒生们看到兰康,他们激动的说道:“你们看,那,那不是,那不是兰师吗?”

“兰师,这,这真的是兰师啊!”另一个儒生看向兰康仔细打量了一番,他发现这果然就是兰康,也是他们的兰师。

“兰师,兰师!”兰康淡淡的跟着纵横部官员走着,突然兰康听到有人叫他,他稍稍侧过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儒生兴奋的朝着他挥手。

兰康停下来面带微笑对着这群儒生拱手作揖,然后继续跟着纵横部官员朝着临时皇宫走去。

临时皇宫之中,高阳雅君今日也算是给足了兰康面子,她身穿皮弁服坐在皇位之上等候着兰康的到来。

皮弁服,以白缯为之,也称“缟衣“。华夏天子的朝服,冠以皮弁,故名,在华夏君王凡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则服皮弁服。

皮弁服由以下组成

皮弁:用黑纱冒之,前后各十二缝。其中各缀五采玉十二。缝及冠武并贯簪系缨处皆饰以金。玉簪,朱紘缨,玉以赤白青黄黑相次。

玉圭:长如冕服之圭,有脊并双植文,剡其上,黄绮约其下,及有韬,金龙文。

绛纱袍:本色领、褾、襈、裾。

红裳:如冕服内裳制,但不织章数。

中单:以素纱为之,如深衣制,红领褾襈裾,领织黻文十三。

蔽膝:随裳色,本色缘,有紃。

玉佩、大带、大绶、袜、舄、俱如冕服内制。

高阳雅君的皮弁服虽然改得适合女性穿着,可是大体规模与传统皮弁服并无太大区别。

为什么高阳雅君要身穿皮弁服呢?那是因为记载:

视朝则用皮弁服.古天子如受诸侯朝觐于庙或者受享于庙时。则服衮冕,一般则戴皮弁以朝。天子郊天、巡牲、在朝宾射礼等也服皮弁。除天子外,又为诸侯在王朝之服,又可作诸侯视朔之服,以及田猎等也服之。

高阳雅君身为帝国之天子,当她接见王国之臣时她自然应当身着皮弁服,这是高阳雅君对于华夏帝国的尊重,也是她对于波兰王国的尊重。

而华夏帝国的各个官员则都身穿朝服,这可真是给足了波兰王国面子了。

朝服,也可以称为“具服”,是华夏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其基本样式是衣裳制,东汉以后的朝服包括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

文臣头戴进贤冠,进贤冠常以铁丝、细纱为材料,冠上缀梁,以梁的多少区别等级,常见有一梁、二梁、三梁数种,以三梁为贵。

冠的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戴时加于巾帻之上。此冠在两汉时期较为常见,汉朝之后历代相袭。自晋朝起,皇帝也戴五梁进贤冠。

武将头戴武冠,武冠也称武弁,为武将的礼冠。

高阳雅君曾经发布过一份制式:

武弁,平巾帻,海陆上将、玉虚大将军加貂蝉。皆武官海陆上将府、中天紫薇军部、诸卫领军及镇戍流内九品已上服之。

华夏帝国的朝服基本上沿袭东方唐王朝的制式。

高阳雅君规定朝服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

文臣穿朝服时必须戴上进贤冠,武将穿朝服时必须戴上武冠。

......

高阳雅君和朝廷诸位大臣已经等候在大殿之中了,高阳雅君坐在皇位上半眯眼睛凝视着前方。

朝廷之中诸位官员轻轻的相互交谈着,他们都在等候着兰康一行人的到来。

半个小时以后

纵横部官员带领着兰康一行人来到了临时皇宫城门口,纵横部官员对着守卫皇城的锦衣卫拱手道:“劳烦通报陛下,臣已经把波兰王国使者康带到!”

守卫皇城的锦衣卫点点头,然后他们大声唱道:“波兰王国使者康已到!”

“波兰王国使者康已到!”

“波兰王国使者康已到!”

“波兰王国使者康已到!”

守卫皇城的锦衣卫一个接一个的大声唱道。

不一会儿的功夫华夏朝廷之中的各个大臣和皇帝都听到了锦衣卫传来的声音。

高阳雅君开口轻轻说道:

“宣”

梅宪英立刻大声唱道:“宣波兰王国使者康前来面圣!”

大殿之中的锦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九章:拜见华夏圣天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