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强硬派,自然就有息事宁人派。
这无关利益,只是看待事情的出发点与角度不同。
由于桥玄是御史大夫,所以他发表完观点之后,杨赐身为三公之一的丞相,无论支持与否,都要表态。
“启禀大王,老臣认为,若是可以不动刀兵,那便尽量不动。可先以安抚为主,或可增加赔付的钱财数量,稳住其他没有犯罪的家族,从而分化瓦解叛乱势力。”
杨赐这番话说的也有道理,显然是事先调查过叛乱的起因。
“太尉,你怎么看?”在相台首脑发言之后,刘曜看向白发苍苍的皇甫规,以平缓的语气问道。
皇甫规正欲站起行礼,刘曜伸手向下虚按,示意对方不用站起来,同时道:“老将军不用多礼,你年事已高,坐下说即可!”
“礼不可废,老臣但凡还有一口气,就必须尽君臣之礼!”皇甫规不顾刘曜的施恩,还是站了起来,中气十足道。
其实,他在刘曜称王之后的两个月内,有好几次想在朝议上向刘曜告老还乡的。
因为皇甫家的皇甫嵩已经成为了第二军的军长,统领着两万人的军队,守护着凉州。
他若再当太尉,岂不是会让皇甫家成为人人议论的对象?
将门世家的苦恼,便是要保持好一个度,不能惹得君主猜忌。
越是了解刘曜制定的军事体制之后,皇甫规越是觉得刘曜圣明无比。
在新的军制之下,将军领兵造反的成功率,简直低到不可能。
这也是促使皇甫规打消告老还乡念头的原因之一。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乃是他觉得过去近十年的时间,皇甫家乃至凉、并两州的许多边民、将士,皆断断续续的得到了刘曜在医药、衣物上的支持。
尤其是颗粒药剂的普及,让许多作战的士卒有幸在风寒外感、高烧发炎等致死率极高的情况下保住了性命,改变了许多家庭的命运,让许多家庭避开了因家中顶梁柱死于疾病,而致使家庭支离破碎的结局。
若是他摆摆手,致仕去了,不再为刘曜效力,那简直太不讲情义!
总而言之,于情于理,皇甫规都要好好把太尉的工作干好。
所以,他沉吟了一下之后,直接开口道:“臣觉得,可下令让各郡郡尉集结各乡义勇,依照所掌握的证据,对有罪之户进行公开审判,好教其他人知道,朝廷为何要处置他们。”
“下一步,再对其他并无具体罪过,只是心怀不满的编户加以劝说教化,说明授田政策之好处。如此一来,若仍有编户执意反抗朝廷之政,届时以扰乱朝廷法度为由,治其罪不迟。”
皇甫规的观点,有点像杨赐与桥玄的融合,只是手段更加高明。
首先是用武力处置一批罪大恶极的人,因为这些人本来就该死,所以杀了他们,其他曾经被他们欺负过的百姓,反而会拍手叫好。
公开审判,能够体现朝廷的公正公开,给普通的老百姓增加朝廷推行授田政策的信心,授田之策乃是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绝对不会因为一些阻碍而停止,一切反抗者都不会有好下场。
此外,这么做还可以震慑其他依附者,令那些本来没有犯罪,只是心中不满的人感到害怕,从而迫使他们打消心中与朝廷对抗的念头。
然后,在强权之下,配以温和的手段,宣讲授田的好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最后,如果经过前面的套路之后,依然有人继续跟朝廷作对,那就只好来硬的了。
皇甫规并不支持调动军队,他只是建议把郡县兵的功能用起来。
刘曜其实也不想调动戌边的军队,倘若调动边军的话,郡县兵系统的士卒肯定会有怨言,这等于抢了他们立功的机会。
目前楚王国的正规军由十三个师、四个从独立营升格来的独立旅,以及各地郡县兵组成。
去年十月份统计的正规军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四十五万,其中郡县兵就超过了二十五万!
郡县兵的人数之所以如此之高,正是为了防止有心怀不轨之人煽动民变,故而每个县的满编郡县兵皆是一千人,就目前来说,大部分的县兵皆在四百到五百人左右。
楚王国疆域面积大,境内的县级区划有接近五百个,如此一算,正好在二十五左右。
楚王国全境人口大概在一千四百多万,军人已占到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二,这个比例已经算是高的了。
皇甫规打了一辈子的仗,当然明白养兵是要花钱的,尤其是骑兵,更是普通步兵的五倍乃至十倍之多。
别说四十五万,就是十万人一个月下来的吃喝用度,也不是普通大军阀能养得起的。
这一点,当年进行义勇训练的时候,刘曜是深有感觉。
因此,刘曜必须控制军人数量的稳定,能不动用边军,那就最好使用郡县兵。
御史台、相台、帅阁皆有领头人物表达了意见,接下来,刘曜象征性的询问了其他人看法。
在一众人皆表达了赞成皇甫规观点的态度之后,出身军方系统的马平,竟然说出了一番让刘曜感到惊讶的话。
“臣赞成太尉的观点!此外,臣斗胆献言,朝廷在要求各郡县铲除地方罪恶之人时,当遵守除恶务尽的原则,决不能心慈手软。”
刘曜惊讶的原因是,马平忽然蹦出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竟然引起了皇甫规的附和。
皇甫规急忙道:“禀告大王,若非马副帅提醒,老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