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李儒,草字文优,来自并州上党。尊驾见着面熟,你我是否曾在何处见过?”
“哦?在下凉州姑臧贾诩,草字文和,似乎不曾见过尊驾,怕是认错人了?”
“贾君既然与在下同列,该也是来自于招贤馆?”
“李兄如何得知?!”
“贾君岂非不知,在我左手边的两位贤士,亦来自于招贤馆!”
“......”
文成殿大厅之中,李儒在跟身旁的贾诩套着近乎。
两面巨大的屏风,将大厅与书房临时分割成了三个独立的空间。
把书房与大厅分隔开的屏风上面,挂着一个长三尺,宽一尺的木牌,牌子上用隶书写了“禁言”两个大字。
至于另一面将大厅一分为二的屏风上面,反而挂着写有“可议论之”字眼的牌子。
允许议论的空间之中,跪坐着八个人。
他们四人一组,分成了两排,皆面朝挂有牌子的屏风,背对着训练室的门。
第一排从左向右依次是四十二岁的蔡邕、三十八岁的王允、二十四岁的钟繇{yao}、二十四岁的田丰。
第二排从左向右依次是三十九岁的张角、三十四岁的张梁、三十四岁的李儒、二十七岁的贾诩{xu}。
“大兄,我、我、我尿急!”张梁身体左倾,伸头将嘴巴凑在张角的右耳边,低声细语道。
张角抖了抖胳膊,把双手藏进宽大的袖子,扭头瞪了一眼张梁,面露不悦之色,压低声音道:“憋着!”
“大兄,你的手怎么了?”张梁发现张角袖子下的双手好像正在哆嗦,关心道。
张角不仅没有回答张梁的问题,反而从双目之中表露出一种临时的厌恶之色,恨铁不成钢道:“若不是你记性异于常人,哪里会轮到你?”
张角严厉的态度,顿时让张梁因紧张而空白一片的大脑,瞬间恢复了清明。
“大兄说得对,若非我记性超乎常人,馆主也不会把我推荐给朝廷,更不会得到大王的召见!”
张梁头脑一清醒,很快想明白了自家三兄弟从庐江郡赶来长安,经过层层考核而进入招贤馆的目的。
还有为了应对楚王召见,他们兄弟二人提前准备的腹稿,也都慢慢浮上了心头。
张梁的紧张情绪,在张角的一声呵斥,很快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热血,以及脑海中越来越清晰的韬略。
张角却没有自家三弟这般好的运气,没有人来呵斥他,以至于他隐藏在袖子下的双手仍然不受控制的哆嗦着。
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皇帝的老农,忽然有一天不仅看见了皇城,更走进了皇宫。
甚至在引路之人的带领下,游览了宏伟皇宫的内部,最后再即将见到皇宫主人的前一刻,让此老农等上一会。
该老农紧张与激动的心情,就像此刻的张角一样。
二十天前,凉州、并州、扬州三州境内同时推广编户民授田政策。
庐阳县城内那些曾经在太平观内渡过正旦日的流民孤寡,成为了新政策的受益者。
他们获得耕田,有了住处之后,除了感谢圣明的楚王,便是对危难时间,给他们提供栖身之所的张家三兄弟充满感激。
有了这样一层人情关系,一传十,十传百,张家三兄弟的太平观香火之鼎盛,一时间盖过了万家祖庙!
太平观搞的风生水起,自然瞒不过庐阳城内情报人员的眼睛。
一线的情报人员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庐阳县的情报队长,县级主官{情报队长}直接通过特殊的交流方式,上报给了程昱。
因为宗教祭祀是刘曜点名要求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程昱在获得这一消息之后,立即选择上报给刘曜。
刘曜一看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张角,哪里会放过,当然是要求程昱想办法把张家三兄弟全部弄到长安来。
正好刘曜称王后,为了选拔人才,担任治下境内急缺的郡县级主官、佐官,以及为军方选拔将才,命人开办了招贤馆、募将馆。
程昱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将张家三兄弟弄进了招贤馆。
张角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会通过这种“被招贤”、“被召见”的方式,见到心中的天命圣人。
这种激动的心情与紧张的情绪,足以令他回味一生。
李儒是现场八人之中,唯一一个和张角有着同样心情的人。
他少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一方郡守,治理地方,为朝廷出力。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奋发读书,家中亲友也十分支持。
幸好他出身中产阶级,家中也有不少耕地,供养他读书还是绰绰有余。
就这样,一直到三十岁的时候,他才在家乡有了一番名气。
历史上,董卓入京废了刘辨,另立刘协为帝之后,李儒当时任将为弘农王刘辨的郎中令。
后来董卓为了防止有人拥立刘辨,下令让李儒毒死刘辨。
李儒或许迫于董卓的淫威,又或者为了谄媚董卓,选择执行命令。
再后来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击败吕布,王允自杀,重新占领长安,挟持汉献帝,控制东汉政权。
李傕以贾诩为左冯翊,并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因为李儒曾毒死弘农王刘辨,汉献帝想治李儒的罪。
只不过李儒受到李傕的保护,而得以幸免被治罪。
再往后,历史上就没有了关于此人的记载。
至于演义之中,说李儒如何如何厉害,或许是情节需要,或者却有野史记载。
手机阅读:http://m.630ks.com/106678/
发表书评:http://www.630ks.com/106678/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3章李儒)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步惊俗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