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相魏>九十三、魏王之好

向众人一一拜后,蒯彻开口说道:“在下认为儒家之言太过于保守而法家之言太过于激进,都不足以独尊。如今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不仅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在争,诸子百家也在争。但结果却如同天下格局一般,法家在不断发展,蒸蒸日上,而儒、墨却因循守旧,抱着古老的规矩而不放手,这样势必会败于法家之手。

然而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差异、风土人情的不同,使得法家能够在秦国被独尊而其余诸子百家却不能,反过来亦然。

因而在家若为魏相,必然儒、墨、法、兵、道、阴阳、纵横、名、农诸子百家并用,使得大家各司其职,互相协助又互不干扰,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这样国家才能不陷入一家独大的死局而蓬勃发展。”

“在下张耳有话说!”这边蒯彻的声音刚刚落下,台下便传来了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

众人望去,就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快步走上台来。

魏无忌听后脸上略带几分苦笑。

“怎么?公子认得这人?”

注意到魏无忌的脸色,庞癝便开口问道。

李斯、平原君、韩非等人也看向魏无忌。

魏无忌干笑了一声道:“怎么能不认得?这个张耳是我府上的座上客!”

“座上客?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平原君等人怎么也猜不出张耳竟然是魏无忌的门客。

庞癝对此也是有几分惊讶,虽然前世看关于张耳的记载时有提到过那么一句“张耳年少之时为信陵君座上客”,开始庞癝还以为张耳是二十来岁时在魏无忌府上做门客的,可却没想到张耳居然这么小就已经成了魏无忌的门客了。

魏无忌解释道:“这也是前些日子张耳突然跑到我家中说要成为我的门客,家中下人对此纷纷大笑不已。我当时就玩笑者说如果你能回答我几个问题我便收你?不想这张耳对我问的问题还真回答上来了,我感兴趣下又问了他几个军略、国政方面的问题,他也答的头头是道。

无奈之下我便收了他做门客,其实是看着小子有些才能想培养一下罢了!”

听到此处众人都不再关注张耳,以为他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即便再不凡又能有多少才华?

然而庞癝对张耳却感了几分兴趣,不因为其他,而是因为前世汉朝初期的几个异姓王之中,只有张耳一人是善终的。

其中固然有刘邦少年时期和张耳相交莫逆的原因在,但更多的只怕是其为人处世的哲学了。

当然,现在的张耳还不算几十年后那个人老成精的张耳,现在的张耳不过是比一般少年聪慧一些罢了,且身上带着少年人都有的英锐之气。

“你叫张耳对吧?”庞癝看着略带几分怯意的少年笑问道。

见张耳点头庞癝又问道:“不知你想说什么?”

张耳听了庞癝的话后定了定神方才开口道:“我想说的是我若为魏相,必然先东进灭齐扩充国力,这样魏国才有与秦、楚抗衡的实力,而后夺取楚国淮水之北的土地,这样一来魏国一来可以削弱楚国,二来可以在国力上彻底压倒秦国。待修养几年之后我再命大将挥师西进取河南地及河东,如果战事顺利的话顺便攻破函谷关攻取咸阳,彻底灭了秦国。之后无论北上还是南下,其余五国都无法再与魏国相抗衡了。”

听完张耳的话,庞癝不禁对魏无忌使了一个眼色。

魏无忌摇头不语。

庞癝暗暗心惊。张耳的话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却把庞癝心中的战略意图说出了十之五六。

不过好在在座的李斯、平原君等人并未把张耳的话放到心中,只以为这不过是稚子之言罢了。

不!

应该说还有一人听完张耳的话之后眉头轻轻皱了一下,而后又不留痕迹的展开。

这人正是李牧。

似乎察觉到了有目光正盯着自己,庞癝不禁抬头向四周看去,见李牧对自己点头微笑了一下,庞癝心道一声“不好”,不过很快就又放下了悬着的心。

因为短期内魏国与赵国并无大的利益纠葛,相反有些事情上魏、赵两国可能还需要相互配合。

比如抗秦!

比如-灭齐!

就在庞癝这边的主台上不时有人脱颖而出之时,其余几个台上也出了不少人才,引起一片轰动。

比如唐雎主持的太上就出现了一个叫姚贾的人,口才十分了得,连续辩倒了十多个人。

比如司农寺的高台上出现几个老农模样的农家人,对于如何提高粮食收成说的头头是道。

再比如奉常寺的高台上,儒、法、阴阳、名四家高徒辩论的不相上下,吸引了无数士子的目光。

庞癝抬头看了看天色,见太阳已经西斜,便欲打断台上还要说话的范增、安荣、翟章、蒯彻以及张耳五人,便听到一阵声音传来。

“大王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台下拥挤的人群顿时散开了一条路。

庞癝等人也急忙下台来到魏王的车驾前欲要行礼,却见魏王已经下车一把搀扶起庞癝。

“这段时间有劳庞相邦了!”说完又看向平原君、李斯、韩非几人:“寡人魏圉见过几位!”

与几人寒暄了几句之后魏王又看向庞癝:“庞相邦,不知今日可曾发掘出高才?”

庞癝道:“正要回大王,台上那几位便是!”

“哦?既然如此庞相邦还不带寡人前去看看?”

“大王请!”说着庞癝便引魏


状态提示:九十三、魏王之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