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相魏>二百零五、反思

赵高心想,因为孔斌亡故的原因,孔氏女心中肯定是憎恨庞癝等人的,可是因为庞癝权势滔天的缘故,孔氏女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

而不同于孔氏女,嬴馨却是庞癝的儿媳妇,其身边的陪嫁下人之中,被秦国安插了不少密探。而孔氏女一旦和秦国的密探联合,那么孔氏女以及儒家弟子就有了可乘之机。

这是典型的宅斗、宫斗场景,一般人根本就难以想象到这一点,而宦官出身的赵高可谓宫斗经验十足,想到这一点对他来说根本就不足为奇。

其实通过这一段事情,也可以看出嬴政、李斯等能君良臣与赵高这样人的区别。

前世之中,赵高大概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使得自己一步步的成为秦国屈指可数的朝堂大佬,最后扳倒了李斯,从而总览秦国军政大权。

而因为眼界的缘故,无论是嬴政还是李斯,根本就不会往这方面想,故而最后李斯才一败涂地。

其实不止是李斯,历史上很多的贤臣良将都栽倒在了这一方面,诸如汉朝的戾太子刘据,唐朝的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都是后宫之人用这样的手段给斗倒的。

赵高便是想要利用孔氏女、儒家与庞癝等人的矛盾,从而使得儒家所支持的魏郊尽快与庞癝撕破脸,使得魏国陷入长期的内乱之中。

而魏郊和庞癝的矛盾一旦公开化,秦国收买的魏国权贵再在庞癝、魏郊两股势力背后推波助澜,就由不得魏国不因此而大乱。

想法很美好,可到底该如何实施,可就是一个难题了。

朝堂上能说得上话的重臣,大部分都是庞癝一系的人马,别说秦国想要收买魏国重臣了,即便是魏郊,其实在朝堂上也没有几人为他说话。

于是赵高便收买那些已经没有实权的魏国权贵。

众所周知,魏国的三公九卿之中,除却宗正是由魏氏族老安陵君担任意外,其余职位都是由士子担任,而这就使得魏氏权贵与士子之间有了矛盾。

对于士子把持魏国国政之事,魏氏宗师之人心中肯定是不满的,以前是由信陵君魏无忌执掌魏国国政,他们这些宗室子弟自然无话可说。

可如今信陵君魏无忌已经去世好些年头了,上面再无人压制这些宗室子弟,他们自然对这一长期远离朝堂中枢之事愈发的不满。

之所以这些宗室子弟迟迟没有闹事,盖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领头羊。

而魏郊,便是赵高心目中的领头羊。

因为拱手让出上将军之事,魏郊本就对庞癝耿耿于怀,加上儒家弟子的推波助澜,孔氏女的枕头风,魏郊本就已经到了隐忍的极限,如果此时宗室子弟再站在魏郊这一边,那么魏郊势必会选择与庞癝彻底决裂。

内宅、朝堂、军中,赵高可谓算计了一切,把握也很大,故而没有丝毫犹豫,嬴政便下令赵高立即按照商定的计划执行,以使魏国尽快陷入内乱之中。

阳春三月,江东之地已经是莺飞草长。

项燕陪着昌平君站在大江南岸,看着滚滚江水,昌平君说道:“此番魏国全力灭赵,只怕下一个目标定会是秦国无疑。我楚国将何去何从,不知令尹心中可有答案?”

项燕回道:“魏国如果国力强大,以老夫看来,赵国灭亡只是三两个月的事情。而这样一来,天下间便只剩下魏国,西面的秦国以及我楚国了。而以如今魏国的国力,又不是单独一个国家能够抗衡的,如果魏国西进灭秦,那么秦国势必独木难支,而秦国败亡之后,我楚国只怕也离亡国之日不远,因而我楚国和秦国联合之事已经势在必行。”

“令尹所言正合孤意,寡人决定即日便派遣使臣入秦,与秦国商议联合抗魏之事,不知令尹心中可有合适人选?”昌平君问道。

想了想,项燕回道:“三闾大夫老成持重,又能说会道,是使臣的不二人选,因而老臣建议大王可遣三闾大夫入秦!”

昌平君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而后放眼远眺,声音充满了唏嘘:“寡人记得,寡人年幼之时,秦国国力之强横,六国莫能比之,这才多长时间,魏国就这么突然崛起,先是灭齐,后是败秦,而我楚国亦丢失了江北所有土地。都说沧海桑田,可这世事变化的也太快了!”

听了昌平君的感慨,项燕心中也是唏嘘不已。

邯郸之战前,魏国的国势如何,项燕是再清楚不过了。

当时的魏国,国力别说与秦、赵、楚三大强国相比了,即便是已经没落的齐国,魏国只怕也是不如吧。

可就是通过邯郸一战,魏国原本衰落的国运突然被生生遏制。收复了除却河东以东的所有失地不说,还生生兵不血刃的从秦国口中取得了陶郡这个天下最富庶的地区。

而后魏国又突然南下败楚,夺取楚国的泗水之地,要知道泗水一代原本是宋国土地,自是富庶无比。就是通过这种手段,魏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国势亦开始蒸蒸日上。

而后魏国又说动赵、楚两国联合灭齐,生生将齐国一分为三,而魏国取得的,却是齐国最为富庶的临淄地区,这使得魏国一跃成为了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大强国。

可那时,魏国仍旧避免对秦国开战,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北方的赵国,特别是在廉颇入魏以后的那几年,魏国更是将赵国在大河以南的势力全部清除,使得自己有了一个安定的大后方。

而后,魏国又联合秦国伐楚,使得楚国不得不退却至淮南。

<

状态提示:二百零五、反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