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相魏>一百二十五、河东战局

浊泽又名涿泽,是河东最大的湖泽。

一百多年前,一代天下霸主的魏武侯突然去世,因没有立下太子的缘故,长公子魏瑩与公子魏缓争权。因为有老相邦公叔痤的支持,魏瑩占尽了优势,然而公子缓却不甘心,逃往邯郸,向赵王求救,并且说服了韩王,于是韩、赵两国便组成联军进攻魏国。

就是在浊泽,韩、赵联军击败了魏军主力,直接兵临安邑城下。可此时韩、赵两国的利益诉求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韩国退出了战局,而赵国孤掌难鸣,不得不退兵,这才使得魏瑩顺利登上了魏王的王位。

而就是因为这一场战争,也使得曾经的三晋联盟彻底分崩离析。在魏文侯晚年,三晋之间就有所争斗,但大家都保持着克制,而到了武侯时期,三晋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争斗与联合并存。

而此战之后,三晋之间的关系彻底变成了以争斗为主。魏惠王先后大举进攻韩、赵两国,未尝没有因为此事的原因。因为这一场浊泽之战的惨败,魏国面临被分裂的局面,而魏惠王本人的下场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魏惠王本人又不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相反还有点小肚鸡肠也说不一定,对于把自己代入垂死边缘的韩、赵两国,魏惠王说不恼恨,估计也没人相信。

而此时,严恩已经率领二十万大军来到了浊泽这一片大湖泽的边缘。

这日傍晚时分,范增与严恩商议军情。

严恩问道:“此战究竟如何进行,范大夫可有成算?”

范增道:“继续分兵!”

“继续分兵?”严恩十分惊讶,也十分不解,“如今王翦麾下二十万大军,而我军也将将二十万众,兵力与秦国相当,但士卒战力却不如秦国锐士,为何还要分兵?”

范增道:“眼下我军在河东无丝毫立足之地,故而现在我军要做的就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足够的城邑来立足。且此战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我军,而在于李牧麾下的十万赵军。

此番我军进攻秦军,打的主要是心理战,如若秦军见我军突然出现在其背后,肯定会军心大乱,而李牧将军也会审时度势,立刻进攻秦军,到时候秦军想不败都难。

秦军败后,如果逃到安邑等城池据守的话,即便是李牧将军亲自出马,只怕短时间内也只能对王翦无可奈何。再加上时间一久,在下担忧恐会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故而此战我军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足够的城邑,一来可以使得王翦在河东没有立足之地,二来也可以切断秦军的后路,三来也可不使赵国全据河东之地。有此等利好,在下以为分兵是最好的选择。”

“如何分兵?”严恩又问。

范增道:“将军可亲率十万大军直扑盐氏、安邑,而后再北上与李牧将军前后夹击王翦。至于剩余的十万大军,将军可命刘季将军率领前去进攻命瓜、智、蒲阪等地。只要刘季将军能夺取蒲阪,此战我军便取得了九成胜算。”

蒲阪西临大河,与大河西岸的临晋城隔河相望。蒲阪不仅是一座城邑,同时也是一座关卡,那里修筑有河东通往河西的唯一一座桥梁,战略位置不言而喻。

虽然眼下是冬季,大河上下都已结冰,即便不通过蒲阪那里的桥梁,秦军已经可以沿着大河来往河西、河东之间。然而无论如何说,毕竟从冰层上走没有从桥梁上方便。

更何况河西、河东的大河两岸,多为山丘峻岭,地势平坦的地方并不多见。在大多说的地方,小股部队渡过自然没有一点问题。然而大部队行进的话,问题就多了去了。

这也是范增丝毫不担忧魏军占据了蒲阪城之后被秦军从其他方向进攻的原因所在。

“就按照范大夫的意思来办吧!”严恩想了想,便觉得听从范增的意见。当即便喊来刘季,将自己与范增商议后的决定告知与他。

刘季听闻之后当然很是乐意,不说其他,这完全是让自己去立功的啊。秦国在河东的兵力九成都集结在曲沃那里,其余的地方,兵力空虚的很。

再说,河东毕竟是魏国故地,刘季相信,除了少数的秦国官吏、士卒会反抗之外,河东的百姓会很愿意回归道魏国的怀抱里来的。

故而,刘季对于严恩的命令是欣然接受。

第二天早晨,大军用过早饭之后,严恩、刘季二人便各自率领十万大军一东一西,各自而去。

刘季与严恩两人统兵作战的方式截然不同,一疾一徐,完全是两个极端。

为了达到突袭的效果,除了极个别的大城,严恩对沿途的城邑大多都是置之不理。而刘季却是每到一地,务必要占领了当地所有的城邑之后,再向其余地区进兵。

按照战争惯例,刘季如此行军,必定会增加军队的伤亡,还会消耗无数的粮草。要知道从河南地向河东跨过大河运送粮草本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然而刘季的兵力不见减少不说,粮草也逐渐的自给自足。这是因为其所进攻的地区兵力空虚至极,且为了抵御李牧的进攻,秦国在这些城邑里囤积了大量的粮草。

半个月后,刘季便已拿下了蒲阪城,且河东西南地区的城邑也已全部归属于魏国。而由于兵贵神速的原因,在浊泽与刘季分兵之后的第三天,严恩便已兵临安邑城下。

安邑地处河东腹部,不仅是河东的第一大城,同时也是魏国故都,因为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即便河东的兵力如此空


状态提示:一百二十五、河东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