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无敌之大唐>第801章庭战

赵大将军留下两封书信和官印,于夜半时分不声不响地走了,却给神武军以及大周朝堂带来了大地震。

柳先生带着给主母的书信,由赵不破等亲卫护送,还有水灵儿以及从江南荒岛解救出来的妇人们,离开了泰州。

王忠义将大将军的留书给诸将传阅,接下来整个营帐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平日里听赵大将军独断专行习惯了,如今赵大将军拍拍屁股走了,却将一大摊子事撂下不管了。

别的不说,是那四个活着的倭奴俘虏,该怎么处置,诸将的意见都不一致。

康大王认为应该按照当初赵大将军所说,找个被倭奴祸害最惨的州县,将他们当众斩首。如今这泰州城不错,索性将倭奴拉到菜市口砍头,也好让泰州父老乡亲出一口恶气。

可卫长不干了,如此青史留名的大捷,怎么也要弄几个活着的俘虏献给陛下,以彰显陛下的武功。

最后还是王忠义做了个折,将倭奴之首野马次郎交给卫长,由他带去神都献给女帝,至于剩下的三个,当街开刀问斩。

接下来诸将将行军shū jì请来,大家伙一起合计,写了捷报,至于杀敌的数字,由于大将军的离去,诸将心里头空落落的,没心思夸大其词,只按实写了杀敌二十余万。

捷报的落款由六位郎将附笔,这也是古来最葩的捷报,竟然没有主将的落款,而只有他的官印。

在赴京献俘的人选,卫长是必然要去神都的,另外官云长和周通也想去。

他们当初前来神武军,是为了捞功劳混资历,以求高升和重用的。

这本是人之常情,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王忠义在赵大将军的留书,托付他暂代职权,因此,他是不会去神都的,而要留在扬州大营,替赵大将军看着家底。

而他与岳已提前交流过,因为岳擅长的是操练骑兵,离开神武军反而对扩张势力更加有利。

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康大王这个胡子,竟然也要留下,说赵大将军对他有知遇之恩,如今大将军去向不明,若此时离开,岂不是应了那句“人走茶凉”的老话?太不仗义了!做人不能这样自私。

康大王一番话说得是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将他对赵大将军感恩之心表露无遗。

可这番话听在别人耳,却特么太膈应了!你这不是埋汰人嘛,且学会了指桑骂槐,将我等形容成忘恩负义的小人,这让咱们还怎么走?

时下之人最是重信义,一个背信弃义的人,走到哪里都不招人待见,日后他们将变成老鼠,人人喊打,都是拜康大王今日所赐。

诸将纷纷表态,不走了,留在神武军,以报答赵大将军的知遇之恩。连卫长都发誓,一旦回到神都交了差,哪怕是朝廷硬要给他加官进爵,他也坚辞不受,重回神武军。

王忠义乜了康大王一眼,继而扫视诸将,吼道:“干什么?干什么?拉帮结派占山为王呢!神武军也是朝廷的军队,你们这样让朝堂如何想?陛下如何想?置大将军于何地?

全都滚到神都去,该拿的封赏都拿着,这是你们该得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至于神武军,有老子守着,天塌不下来!”

王忠义也是郎将,但人家受赵大将军所托,暂代职守,是半个大将军,一顿臭骂,再也没人敢哼哼唧唧了!

大军返回扬州大营,扬州郑刺史和各部官员来访,少不得又费了不少口水,最后达成共识,由长史独孤平之带诸将押解倭首野马次郎去神都献俘,各部官员随行,至于神武军大营则留给了王忠义镇守。

在他们离神都尚有数百里地的时候,泰州刺史已抢先本,将海东大捷的消息送达朝廷,让整个朝堂都沸腾了!

有人仰天长啸,有人喜极而泣,有人于万象神宫起舞,有人当场作赋,同时,也有人咬牙切齿,妒忌之火熊熊……

面对着满朝武化身妖魔,君前失仪,专门负责纠风查非的御史屁都不敢放一个,同样跟着发疯。

没看见陛下笑得嘴都合不拢吗?海东大捷,前后杀敌数十万,弘扬大周天威,彰显女帝武功,如此盛事,他一个芝麻大的御史要是叽叽歪歪,群臣一人一口唾沫能把他给淹死。

武承嗣同几个人交头接耳,接下来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出班启奏:“赵大将军立此不世之功,古来不曾有,臣请陛下封他为王,以彰显其功!”

房遗则听了,暗自叹息,该来的终究是来了,怕也没有用。武懿宗这是要捧杀,将一个二十出头的外姓大将军封王,接下来恐怕和秦怀玉一样,做个表面金碧辉煌、实则泥胎木偶。

可武氏一族的时机把握得太好了,他想反对也找不出恰当的理由,不过,还是可以拖一下的。

他以赵大将军不日将进京朝见陛下为由,请暂停封王之议,一切等赵大将军来朝后再行定夺。

他行的是缓兵之计,女帝也准了。可不曾想数日后,扬州神武军的将领的确来朝献俘,将活着的倭首野马次郎给献了,让女帝在太庙宰杀,血献列祖列宗。

可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赵大将军不辞而别,丢下大军,一个人远赴海外,要给两位如夫人报仇。

整个朝堂炸锅了,说什么的都有,一个个吹胡子瞪眼,都快动手了。

武氏一族不再提封王之事,反而鼓动门下的酸儒口诛笔伐,大肆攻讦。

“赵无敌,为一妇人,而置


状态提示:第801章庭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