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写过一篇关于“有缺点的伟人与没有缺点的完人”的文章,又名《战士与苍蝇》,其上如是写道: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回归正题,来自现代的李陵,回顾了此番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的过往与未来的轨迹,一一盘算清楚,算是做到心中有数了。
不算后期,只说初期,毕竟人心会变化的,这些诸侯们有能力又相对忠心汉朝的当属:曹操、刘备、孙坚等人。
曹操前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比较忠于朝廷,虽然后来他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至少他一直未称帝。
这时候还是小人物打酱油的刘备,也勉强算一个,毕竟他一直打着的都是“匡扶汉室”大旗,不论他的真假,至少他表现的是“忠”。
当然,刘备之所以勉强算一个,那就是他有个比曹操还大的污点汉献帝还在时,至少名号上还在,他就称帝了。
孙坚只能算半个,毕竟这家伙捡到玉玺私藏,可看出他的野心,当然那时候汉朝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姑且算他半个。
而这时候没有参加十八路诸侯或者说没有打出旗子参加却有下属参与的忠臣诸侯,当属刘虞,就是和公孙瓒死磕后来被杀的刘虞。
要说对大汉不忠的,当有袁绍、袁术、刘焉、刘表等,当然像刘焉这家伙不仅居心叵测的让皇帝施行“州牧”制,乱了天下,还一直关起门来,在益州称王称霸,并不在十八路诸侯之中。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汉末有一项制度的改变,彻底为汉王朝的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废史立牧”。
公元188年(东汉中平五年),太常刘焉向汉灵帝建言提议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
朝廷很快采纳了这一建议,没有想到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形成最早的一批诸侯。其中有人不得不提,无论地位还是实力远胜袁绍曹操,却因过于妇人之仁而亡。
根据《资治通鉴》卷五十七记载,“朝廷遂从焉议,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以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宗正刘虞,刘伯安。
刘虞,地位很高,至少比刘备身份还要高贵,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乃西汉刘邦的后裔,还获得“皇叔”的光环,成为其最大的政治底牌。
而刘虞可是正牌皇叔,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跟汉献帝是一个祖宗的。刘虞因为身份以及家庭的关系,很早就出来当官了,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
刘虞在幽州任上,为政宽仁,安抚百姓,尤其是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所以深得人心,并且在鲜卑、乌桓、夫余、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
中平五年(188年),成为幽州牧,手握军政大权,实力非常强大,先是解决到了张举和张纯的叛乱,后安置百余万青州、徐州的流民,安居乐业,幽州富裕起来了。幽州是汉末黄巾起义,没有被波及的州之一。
刘虞占据幽州的时候,除了益州的刘焉,其他的诸侯基本上没有比刘虞更有实力了,更别提曹操和袁绍了,目前他们两在汉朝当官了。
永汉元年(189年),董卓专权乱政,导致天下诸侯开始初步出现混乱。初平元年(190年),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时,受刘虞的节度,但是公孙瓒和刘虞的关系非常不和睦。
前文讲到公孙瓒时,已经提及:
一开始的时候,公孙瓒和刘虞一起讨伐乌丸的时候,公孙瓒受刘虞节度。但因为公孙瓒自持兵力强大,便放纵自己的部队,多次掠夺百姓,而刘虞则对百姓十分仁爱,因此两人关系逐渐恶化。
随着公孙瓒和袁绍的矛盾越来越大,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失败,损失惨重。而刘虞认为公孙瓒穷兵赎武和袁绍连年的作战是对百姓严重的迫害,想要节制公孙瓒的行为。
然而公孙瓒闻此事却大怒,继而变本加厉的掠夺百姓,如此暴行彻底爆发了和刘虞之间的矛盾。
刘虞为了幽州的百姓,决定讨伐公孙瓒。初平四年(193年),刘虞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迅速的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
但是刘虞太过妇人之仁,在出发前,竟然告诉士兵:“无伤余人,杀一伯而已。”
除此之外,刘虞麾下虽有十万大军,却不擅于作战,又因他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竟然连公孙瓒千余人都防御都打不下来,导致被公孙瓒抓住机会,统帅数千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趁势突袭,获得大败。
刘虞后来没有逃走,被公孙瓒抓住,被杀了。刘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后,幽州及流亡至此的百姓都痛哭流涕。
他的死无疑是很可惜,完全是自己作死的,但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