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水浒有天庭>第四五六章 传国玉玺坎坷路

“这可如何是好!?”李陵得知玉玺丢失后,也是傻眼啊。

本来他只是打算借董卓的手,来设局惩处对大汉朝二心的人。现在好了,玉玺丢了,事情将更麻烦。

“先再造一个?”李陵突发奇想道。

只是这材料就是一个大问题!传国玉玺据说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作的。这“和氏璧”可是古今罕有的绝世宝玉。

据说春秋时的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认定是稀世珍宝,就献给楚厉王。楚厉王难以判断,就叫玉工来辨识一下。

恰好这宝玉属于深藏不露的那种类型,楚国的玉工看不到它的宝贝之处,就说是一块普通石头。这下可害惨了卞和。卞和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脚,落下了终身残疾。

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一次献上宝玉。楚武王和玉工们又一次冤枉了卞和,卞和再次被判处欺君罪,连右脚也被砍去了。

楚文王即位后,年老的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下号啕大哭。楚文王知道后很奇怪,派人去问。卞和说:“我并不是悲叹自己的命运,还是为手中的宝玉被世人看作是普通石头感到悲哀。总有一天会有人证明我没有撒谎的。”

楚文王就叫人将卞和的石头剖开,细心考察,果然雕琢出了一块稀世宝玉,“和氏璧”因此得名。

奇怪的是,和氏璧诞生后,围绕在它身上的传奇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楚威王时,昭阳灭亡越国,为楚国建立了大功,得到了和氏璧的赏赐,和氏璧进入了“流通渠道”。

后来昭阳出游赤山,赤山下有很深的水潭。昭阳是个很喜欢炫耀的人,在水潭畔高楼里宴请宾客,拿出和氏璧来让大家鉴赏。

根据在场人事后回忆,当时水潭中突然跃起一条大鱼,足足有一丈多大。这条大鱼还带出了一群各式各样的小鱼来,大家都觉得很稀奇,都跑到水边去看鱼了。

等大家赞不绝口地回到房间后,发现和氏璧不见了!昭阳镇惊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怀疑是门人张仪偷的,对可怜的张仪是严刑拷打,死命要审出宝贝的下落来。

可事实不是张仪偷得,再怎么打也打不出宝玉来啊?结果是张仪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休养后背楚入魏,最后入秦帮着秦国人出谋划策,专门和楚国人作对,和氏璧没有找回来,楚国反而是多了一个死敌。

和氏璧其实是被其他人偷盗的。昭阳在楚国的势力很大,在失窃后出千金悬赏,追查和氏璧下落。风声实在太紧了,偷盗者在很长时间里都不能将和氏璧“脱手”。

后来,赵惠文王时期,和氏璧突然出现在了赵国首都邯郸。内侍缪贤只用了五百金就买到了这个宝贝,喜欢得了不得。

赵惠文王知道后,多次暗示缪贤将宝玉送给自己,缪贤就是舍不得,赵王急了,干脆派兵到缪贤家生抢和氏璧。

这事闹得很大,让西边的秦昭襄王知道了,秦王就给赵王写了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当时秦强赵弱,赵惠文王怀抱着宝玉,急得不知所措,下人蔺相如临危请命,引出了一段“完璧归赵”的故事来。

之后和氏璧长期保存在赵国的宫廷中,直到公元前228年,秦破赵,和氏璧这才落入秦国人手中。

和氏璧与生俱来的曲折命运,似乎预示着用它加工制作的传国玉玺的多舛命运。秦始皇用它造至高无上的玉玺,本来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够世世代代在嬴姓子孙手中传下去,永保江山。不料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秦朝迅速灭亡,和氏璧造就的传国玉玺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历程,并最终湮没无闻,成为了一大历史谜团。

这里又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湖面风浪骤起,秦始皇的御舟眼看就要被风浪给颠覆了,秦始皇情急之中,把传国玉玺抛入湖中。

然后奇怪的事发生了,洞庭湖顷刻间水平浪静,秦始皇一行得以平安过湖。八年后,秦始皇出巡道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拿着玉玺站在道中,对秦始皇说:

“玉玺还给祖龙(指秦始皇)。”

说完,那人就不见了踪影。传国玉玺重新进入秦国手中。这个故事对塑造秦始皇的光辉伟大形象很有帮助,所以被秦朝广为宣传。

能够被历史证实的是公元前月,刘邦率农民起义军打到了咸阳霸上,秦王子婴投向,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

刘邦细心呵护着玉玺,并在西汉王朝建立后将它作为了心王朝的传国玉玺。刘邦也希望玉玺能够在刘家世世传受,将它称作“汉传国玺”或“汉传国宝”,传国玉玺珍藏在长乐宫。

西汉末,王莽篡权。他要改朝登基,需要玉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当时玉玺由他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着,王政君对刘家的感情比对王家要深,就是不交出玉玺。

最后王莽命弟弟、安阳侯王舜逼老太后交出玉玺。王舜撂下了狠话,说这玉玺是不交也得交了。王政君早先对王莽等人印象很好,现在感觉被虚伪的侄子给骗了,哭骂着将玉玺掷到地上。

王舜慌忙将玉玺捡起来,可惜玉玺还是被摔掉了一角,不完整了。王莽等人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玉玺还是留下了瑕痕。

王莽的新朝政权垮台时,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体身上。乱军抢到传国玉玺,献给了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刘玄后来被赤眉军打败,传国玉玺一度成为了赤眉军


状态提示:第四五六章 传国玉玺坎坷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