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敦煌天机>第379章 九大红衣藏僧(2)
每一日都在生死边缘辗转。

正因为经受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层层考验,陈玄奘才从天竺之国求来了慈悲经卷,让大唐江山稳如磐石,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无论生者还是亡者,全都有了心灵栖息之所。

当年,陈玄奘行经西域,自然是由敦煌戈壁上横穿而过,胼手砥足,迎接狂风暴沙的洗礼。如果丹玛生上师的某一前世为西域守将,他们也许有相遇的机会。

“取经人说,明知前路充满艰难险阻,只要一心求经,心无旁骛,就能化荆棘为坦途、见风霜如沐春风。我听了他的话,以致于最后误了终生。”那声音说。

西天取经的故事给中原人民带来了很多欢乐,一代又一代人看着《西游记》的故事长大,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耳熟能详,提起某一个来,全都津津乐道。

我不知丹玛生上师的前世究竟如何,但他提到“误了终生”,那肯定就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了。

“能说一说吗?我会是个好听众。”我说。

虽然身在北方大国首都,但我一直惦记敦煌。任何跟莫高窟有关的线索,都能扯动我内心的那根琴弦。

“取经人给我讲了一个动听的故事,他把经卷里的世界描绘得那么动人,仿佛一掀开经卷,人就进入了完美无瑕的西方净土。他自称,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在西方经卷的感召之下,欣然由长安动身,去往天竺之国。我被他的信心和毅力感动,自愿持枪护卫,离开戍守的要塞,陪他西去。可惜,一踏上戈壁,我们就失去了方向,西天迢迢万里,连个清楚一点的地图都没有。后来,戈壁上的黄风沙一起,我们就流落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那声音停下,铜镜里的人翻身上了麒麟坐骑,手握长枪,仰天长啸。

“那是什么样的地方?”我问。

“一个……冷冰冰的死亡之国。”那声音变得迟疑起来。

我起初无法理解“冷冰冰的死亡之国”指的是什么,但脑子里迅速思索,戈壁滩上荒无人烟,所谓的“死亡之国”或许是历史上那些湮灭不见的国都遗址罢了。

“不是你想的那样。”那声音突然说。

“我想的不对吗?难道你们遇见的,不是亡国遗址?”我问。

那声音变得越发苦涩:“如果是亡国遗址,值得人惊讶吗?我戍守边关二十载,岂能不了解那种地方?也值得大惊小怪?”

我低头想了想,脑子里倏地一闪,记起来之前有人发表在《的是某个乡下人误入山区岩洞遇见画中世界的事。

此类传说自古有之,比如著名的文言文故事《桃花源记》,说的就是武陵渔夫误入另一世界的故事。

《飞碟》杂志向来都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目的,所以,我看过那件事后,只当是故事来看,并未深思。

“我们不要猜谜语了,上师。”我说。

时间有限,两个人没必要反复兜圈子,还是直接说出答案为好。

“我们进入了画中世界。”那声音说,“画中一切都是静止不动的,是不是算得上死亡之国?”

我微微一怔,戈壁滩上空空荡荡,能够找到壁画之处,一定是那几座著名的洞窟,其中也包括了莫高窟。

“上师,请暂停一下,我得梳理一下思路,看看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不是已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及时地举手,暂时截断那声音说的话。

最起初,我们讨论的是“虹化”问题,然后延伸到“如何救援电隼、打败猕猴种人”。之后,那声音引我来到铜镜前,自述悲惨历史,又牵扯到了取经人。当他提到“误入壁画世界”时,一下子让我想到了顾倾城和明水袖。昔日,亡明公主明水袖在遭到追杀时误入壁画;今日,顾倾城为了揭开莫高窟的秘密,无畏冒险,进入壁画。两人的遭遇与丹玛生上师一样,都是离开现实世界,进入了另外的一重境界。

“说说你的所见所闻吧。”我说。

“那里的场景十分奇特,与其啰嗦描述,不如我这样告诉你,那是中原的一幅名画,名为‘反弹琵琶图’。”那声音说。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到了最后,所有线索还是归结到“反弹琵琶图”上来,证明敦煌莫高窟是所有人都避不开的一道门槛。

无论哪一政府、哪一帮派,只要跟莫高窟沾边,就会付出代价。


状态提示:第379章 九大红衣藏僧(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