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战国野心家>第三七零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 十一
,留给越王翳的就是个两难的选择。

要么,做君子之军、仁义之师,秋毫无犯粮食从府库跑到个人手中再收回去,同一批粮食,意义却截然不同。

要么,就做残暴之师、虎狼之国。

其实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打击本地的贵族,逼着贵族交粮食,只可惜墨家连这一点都算到了:越王翳要是这么做,那就可以称之为同志了,他不敢这么做,他的霸权和威信需要贵族的支持。

越王翳既下令,武城宰闻言去劝,但是越王翳以这是费君之命为要求,说是费国作为盟友理应提供一定的粮草。

武城宰劝阻不成,叹息不已。

墨家义师是破城而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确实守卫不住,他这个武城宰已经做到了极致。

之后,墨家义师又打开粮仓,说城内百姓多饥馑,这些府库之粮是为了让百姓在饥馑的时候得到救济、为了在战时的时候可以守卫。

现如今百姓已经饥馑,面有菜色,就该发放被百姓。至于守卫,墨家人也出面表示,武城无非防鲁,若是鲁国入侵,墨家自会阻止这种不义之战,定会前来支援。

武城宰既是被迫,也是被墨家说服,发粮给百姓后,百姓欢呼,皆呼万岁。

期间墨家义师秋毫无犯,正是儒学氛围浓重的武城民众眼中的“君子之师”,毕竟武城是曾参、曾点、澹台灭明的故乡。

越王翳为了名声,又以费君的名义让武城宰下令完成征收的工作,武城宰见识到了民众得到粮食时的喜悦,如今又要让自己出面逼着民众交还粮食,不由长叹。

便想到卫风、氓中的一句话,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他心想: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一邑之宰?

前几日自己出面,虽说有墨家义师武力的逼迫,但还是有道理的,再加上自己也已经认可了墨家的说辞。

现如今又要自己出面让民众将粮食返还,自己的话数日两变,这如何能行?日后家族在武城如何立足?

那士人二三,妻子便会离开。

自己这一邑之宰若也二三其言,又怎么能够让民众信服家族?

又想:一月二变其言,不信;夺百姓之利而被怨,不义;弃君之命,不忠。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死志既生,又想到了义师主帅名适的宣扬的一些事。

这一次墨家义师的宣扬,是止战非攻,是要驱逐残暴之越,创立一个泗水八国的非攻同盟,期间各国非攻止战,一致抵御外部的反抗,并且墨家愿意支持各城的变革而且暂时没提政治变革,只是提起了一些先进的农具和技术方面的。

义师秋毫无犯,军容齐整,更为可怕的是其中不少泥腿子出身的贱民竟然都认字会一些九数,这让沛邑宰不得不佩服。

他觉得义师能够击败越国,因为他亲眼见到了义师的军容,也见识到了义师攻城手段的可怖,还有那些之前从未见过的可怕武器:义师主帅说这是天志之力,只怕所言不虚。

既是这样,想来墨家在泗水必能获胜,自己的家族想要继续在这里扎根维持,总不能成为那个“助纣为虐”之人,自己被越王翳逼着征收粮食,那岂不是会被墨家认为“助不义之战”?

将来墨家若在泗水得势,自己的家族名声既毁,民众怨恨,这如何能够长久?

想到“义”,萌生了死志。

想到了现实和家族的未来,更让他的死志坚决。

于是,武城宰在民众面前说了一堆义士之言,横剑自刎,民众恸哭,心中更怨。

他既死,城中也无人愿意站出来做这件事,越王翳只好强制执行,下令三日之内必须返还粮食,各家的数额都有定量。

因为墨家义师实在是太过“秋毫无犯”了,府库整理的干干净净,账目清清白白,每家分了多少粮食也都写的清清楚楚。

大军在城内,民众敢怒而不敢言,只好乖乖地将刚刚分到手的、还没有捂热乎的粮食缴纳上去。

还有不少家还有墨家的纸币,有购买的,并无粮食,便想着把这些“钱”缴纳上去,毕竟这些钱确实能够买到东西。

然而越人却并不收,凡是交钱的,一律退回,强制各家缴纳如数的粮食才行。

这一来一回,对比严重,便有人在城中传唱歌谣,只说越人残暴而墨家行义。

越王征集了粮食,又传来消息,义师南下,似乎有直奔费国都城的意思。

在武城,越王翳已经知道,义师不过万人。

若是别的军队,万人攻破一国都城,那就梦话,即便费国小国,但也不是万人可以顷刻攻破的。

就算城内不能反击,若是被困在城下,前后夹击,必能大破。

可是义师这万人的攻城能力,已经让越王翳胆寒。

滕、倪、武城皆是数日攻破,火药之物攻城配合坑道挖掘,却是利器。

那公尚过当年游越的时候,便说起过墨家守城的手段,挖坑以防穴攻,那是墨家守城的重点技术,挖坑的手段已然天下无双,再配合这些火药,实在是不能防备。

既是这样,那么这义师南下说要攻取费国的都城,就不得不防。

一旦攻破,这些小国如何肯全面听令于越?而且墨家的大本营在沛县,越人也只能攻打滕国,而不能攻打沛县。

当年商丘城下,楚王盟誓,沛县利天下,所以若是有攻打沛县的楚人必然救援。因为楚国可以从沛县得到技


状态提示:第三七零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 十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