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晚明之逆流而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

金陵城中,没有北方的漫天大雪,但是天气也阴冷的很。夹杂着湿气的寒风,总是想顺着一切缝隙,往人的身上钻。

侯府后院,柴房内两个小丫鬟正在生火,一边蹲在灶前熟稔地添柴,小嘴一直说个不停。

“妙儿姐姐,你是夫人房中的大丫鬟,怎么也来做这些灰头土脸的事啊。”

“是啊是啊,你吩咐一声,我们就给你做了盛过去啦。”

妙儿脸色一红,啐道:“就你俩话多,这是我们靖国公府上不外传的熬汤手艺,岂能让你们偷学了去。”

烧火的小丫头舔了舔嘴唇,涎着脸道:“虽然是靖国公府上的独门秘方,那熬出来也是给人喝的,就赏我们一口尝尝鲜呗。”

“去去去,这个汤你们怎么能喝,好好看着火,下面要小火慢炖哩。”妙儿扳着俏脸,掐着小蛮腰训斥道。

一个红泥小火炉,上面搁着一口黑锅,滚熟的汤汁沸腾、肉香扑鼻。里面是虎鞭、鹿鞭、牛鞭、羊鞭、狗鞭剁碎了,再加上灵芝、高丽参、熟地、生麻黄、莬丝子、肉苁蓉、花椒、生姜...

自从李好贤搞了一出献美记,侯玄演就意识到拥有一个子嗣的重要性。这个时代太过危险了,一个搞不好就猝死的情况很多,要是跟柴荣一样突然死了,留下的孤儿寡母还不是任人欺负。所以培养下一代是赶早不赶晚,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说来也奇怪,侯玄演和自己的妻妾们同房的次数不少,就是一直没有身孕。自从回京之后,侯玄演去卞赛房中,甚至都不用杏仁膏去寻幽探密了,专心孕育下一代,就是不见动静。

本着不讳疾忌医的精神,侯玄演有一次去金陵医学馆的时候,顺路去打听了一下。

越国公的事,那还了得,金陵医学馆内名医荟萃,马上展开了一场秘密诊断。到后来一致得出结论,越国公身子内虚,需要进补。

侯玄演略一思忖,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自己刚来的时候被泡在水里已经死了。身体的各处部位衰竭,都是有可能的。后来尽管累年征战,身体健硕许多,但是内虚还是需要大补一番的。

于是侯府后院,就有了每天大丫鬟亲自前去熬汤的项目,经过这次侯玄演却对医学馆有了极大的兴趣。

这个行军途中突发奇想设立的衙门,已经成了各大军中不可或缺的军医培训地。侯玄演亲自去过的金陵医学馆内,虽然是量产培养随军郎中,但是不免还是有些天赋异禀的学生,被老先生们摘了出来,精心培养。在诸多名医一起培养一个学生的时候,各种学派的中医不知不觉间就发生了碰撞和交流。

古代中国讲究敝帚自珍,自家身怀的技艺,轻易不肯传授给别人。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类的俗语,就说明了普通百姓的这种心态。就好像党争是亡国的最重要因素一样,门户之见,是阻碍中医进步的最大拦路石。

而任何一门学科的进步,都需要交流探讨,医学馆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天下医者但凡入了医学馆,就如同是一家,成了一派。这种朝廷认证的认同感,配合着各种让人难以抵挡的政策,成就了中医一次从未有过的飞跃。不论是谁,只要为医学院立下了功劳,就会被刻成碑文,永远地立在医学馆的门口。每一个新入馆的学生,都要从那条路上走过,了解前辈的心血和成就。

看着越来越多的学童,进到医学馆中,学习着医理和药理,侯玄演就由衷的开心。

总比摇头晃脑背四书五经好吧,做些八股文就能为官的时代,即将随着侯玄演的崛起而远去。这个过程还有些曲折,但是侯玄演相信,一个王朝差点覆灭寻求新生的时候,应该是阻力最小的时候了。医学馆只是一个开始,将来会有更多的类似的言之有物、用之有道的学问馆兴建。

-----

侯玄演怀抱着顾菱儿,一大一小两个大老爷模样地瘫坐着,其他人都忙着布置饭菜。

很快,在几个大丫鬟的布置下,桌上已经摆满了饭菜。黄樱儿巧笑嫣嫣地坐在他身边,恨不得自己也变小个十几岁,被侯玄演抱在怀里吃饭。

一盘油炸的小酥鱼端上来,顾菱儿直接伸手去抓,被他轻轻一敲,收回了油乎乎的小爪子,吐了吐舌头做鬼脸。她小小年纪就嫁做人妇,再加上侯玄演长期在外征战,根本顾不上看管她。平日里见着她的都是些丫鬟之类的,不具备管教她的资格,导致她在侯家彻底释放了天性。这样久了,顾菱儿没有丝毫这个时代千金小姐的做派,黄樱儿看了倒是物以类聚,对这个小姐妹很是喜欢。

侯玄演深感责任重大,把筷子一顿伸手抓起一根小黄鱼,一边吃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菱儿,你要学会做个淑女,不能跟着我学,知道么。”一旁站着的潇潇笑的花枝乱颤,腴润白皙的胸前两坨软肉跟着上下翻涌。

旁边站着的霁儿,一边给顾菱儿挑着鱼肉,一边笑道:“爷,这就叫上行下效,小姐在顾家的时候,淑女着呢。”

侯玄演呵呵一乐,不管她继续吃鱼,他在军营中的吃相比这个还难看呢。那时候吃上一口热乎饭,垫饱肚子就要提刀血战了,谁还顾得上什么细嚼慢咽、餐桌礼仪了,多吃一口都可能是最后一口。

这时候妙儿才端着一个瓷罐推门走了进来,黄樱儿眼色一亮,抢先站起身来拿着个小碗给侯玄演盛了一碗。

黄樱儿一双眼睛笑的甜丝丝的,端到侯玄演身前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六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