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称奉天殿。
此时,满朝大臣,文武百官齐聚。这些人,有兴奋者,有哀叹者,有沉默寡言者,神情各异。
一般情况下,朝会都是在乾清宫举行。群臣齐聚于太和殿,显然并不是为了普通朝议。
今日,如果不出意外,便是禅让大典。
朱无视要当皇帝,虽然可以直接杀掉皇帝登临宝座。
但是,那样名不正言不顺,等同乱臣贼子,不说天下百姓愿不愿意,大明各路藩王就绝对不会同意。
到时候,各路藩王起兵造反,反倒成了正义之师。将会麻烦不断。
唯有让皇帝主动禅让,才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让世人无话可说。
不多时,皇帝在小太监的搀扶之下走了进来。
此时的皇帝,面色苍白,短短时间内消瘦得不成人样。此时不过弱冠之龄,却连头发都白了不少,可想而知,此事对他的打击将有多大!
望着满朝的文武,目光所及,群臣纷纷低下头去,竟然没有一人敢面对他。
皇帝幽幽一叹,心中充满了哀意,这大好的江山,从明天起,就是别人的了。
此时,门外,一声高传:
铁胆神侯到!
一身戎装的朱无视大步走了进来。
瞬间,大堂清空一片,所有大臣都围了上去。
见此,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还有难以言喻的悲伤。心中几乎在狂吼:你们当朕死了吗?
朝议大会,铁胆神侯来的比皇帝都晚,而且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其狼子野心,已经完全不掩饰。
“皇叔来了!”
皇帝面色恢复平静,挥手淡淡说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吧!”
但是,怎么可能无事?
立即,就有人跳了出来,道:“南方连年大旱,山西有天火降世,荧惑星重现,必是国之失德,天降大祸于大明也!”
闻言,皇帝眼中陡然闪过一丝怒气。除了皇帝,谁能代表国家?国家失德,不就是指桑骂槐说他这个皇帝失德吗?
那人仿佛没有看到皇帝的脸色,继续自顾自说道:“天子年幼,被奸人所欺,霍乱超纲,残害大臣,如此下去,将国之不国也!”
皇帝眼中的怒火越来越炽烈,咬牙切齿道:“朕虽有错,但圣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愿下罪己诏……”
一般情况下,天下谁都能认错就是皇帝不能。罪己诏只有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皇帝通过认错赢得大臣的信任。可见,皇帝还想尽力挽回颓势。
然而,立马有人打断说道:“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大明为尧舜之后,有传国之运。明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
这话的意思是,咱们都是尧舜的后人,从尧舜那时候起就有禅让的传统,你虽然是个好皇帝,但是应该把皇位让给更有贤能的人,然后你自己封个百里地当个闲散王爷。
这话已经是赤果果的逼皇帝退位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是,没想到满朝文武大臣竟然这么迫不及待的跳出来给朱无视摇旗呐喊,皇帝不禁怒极反笑,道:“我大明王爷数十,郡王数百,你们说说谁比朕更有资格当皇帝?”
说着,目光直视台下朱无视。
朱无视眼眉低垂,让人看不透他心中所想。
一人高声说道:“铁胆神侯朱无视,仁义无双,文武双全,为国为民,可为至尊!”
皇帝认得这人,此人名叫方浩然,是礼部侍郎,曾多次要死谏以诛杀曹正淳,却不想现在竟然第一个跳出来给朱无视摇旗呐喊。看来也是个表面君子。
“请陛下不要留恋帝位,禅位于神侯,为万民之福!”
群臣激荡,纷纷呐喊。
更有甚者,直接喊出了“请陛下退位”这等大逆不道之话。
但是,现在谁会追究这个?所有人都恨不得给皇帝脸上踩几脚,以求讨好朱无视这位未来至尊。
龙椅之上,皇帝面色苍白,眼中火苗跳动,眼前这些大臣,平日里一个个高喊着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如今却在为造反之人摇旗呐喊。相比之下,对自己最忠心耿耿的,真正做到死而后已的,竟然是平日里被所有人骂做阉党祸国的曹正淳。真是讽刺至极。
事已至此,已经是无力回天。皇帝垂首一叹,摆摆手,随他们去吧。
礼部尚书面色一喜,当即高声道:
“当今天子,深感才德不足,决定禅位于朱无视,诸位可有异议?”
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有人反对?
皇帝咬牙切齿,心中呐喊,但是那几个字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三宫六院,太后皇妃全都落入了朱无视的手中,皇帝只要敢说半个“不”字,立即人头滚滚。
“世人可有异议?”礼部尚书再问。
这叫三问,需要问三次。后面禅让大典之时,还需三让,三辞,最后朱无视再登临帝位,表示并非自己想当皇帝,而是实在推辞不掉。
旋即,便是最后一问:“朱无视登基帝位,可有人反对?”
殿内鸦雀无声,但气氛并不压抑,所有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在众人看来,事情已经没有意外,自己只需要等朱无视登基封赏,分享从龙之功就行了。
角落里,有小太监交头接耳,已经在打听,未来的皇帝喜欢喝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