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河,河岸边的一处茂密的树林里,许多的士卒光着膀子挥动铁斧,正在砍树。
一棵棵巨大的树木,被这些身强力壮的军汉砍倒,然后又被另外一些壮实的军汉用锯子锯断成为木头。
这些被锯断的整齐的木头则是被另外的军汉抬到了树林的一处空地上面。
这处密林当中的空地上,此时许多的工匠,正在炮制这些被锯断的木头。
一些工匠将木头锯开,制作成为木板,有些则是做成了方形或是圆形的木轴……
树林上空艳阳高照,一束束温暖的阳光透过树叶,照耀在这些忙碌的工匠和士卒的身上。
秦墨跟在朱棣的身后,他正倾听着朱棣与老太监郑秋两人的对话。
“王爷,您瞧,这就是郑和将要打造的快船,如今所需的木料基本已经凑齐了……”
郑秋一边四处查看着那些忙碌的士卒和工匠,他一边轻声与朱棣交谈着。
“……据郑和所说,他打造的这些快船,一条船可以乘坐一百人左右,速度十分的快……”
“……如今,郑和打算建造一百艘这样的快船,工匠和士卒日夜赶工,估计不到十天,就可以打造完毕,到时候……”
郑秋朝着空地里面堆积的木料以及那些工匠们指指点点,他朝朱棣说道。
听到郑秋的介绍,朱棣不由眉头皱了起来。
“……一百艘快船?一艘船才能乘坐一百人,这点人数,若是冲到对岸,岂不是去送死?”
朱棣眉头皱了皱,稍稍想了片刻,他看了看空地上面堆积如山的那些木料,朱棣扭头朝郑秋说道。
白沟河对岸,如今李景隆的大军有将近二三十万人。
那些在保定城外溃散的朝廷士卒,他们有些偷偷躲过了燕京士卒的追捕,又回到了李景隆的军队当中了。
再者,李景隆在白沟河附近大量征召乡民青壮,将他们补充到了军队中。
因此,李景隆如今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了,虽然比不上最开始的六十万,可却也不算是小数目了。
而燕王朱棣的队伍,却是不足李景隆人数的一半。
一百艘快船,一条船只能乘坐一百人左右,这也就是说,即使一百条快船载满士卒,也不过万把人而已。
一万人的队伍,冲到对岸李景隆布置好防线的阵营里边,这岂不是羊入虎口?
朱棣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事情,因此他才眉头紧皱了起来。
“王爷,可郑和却是说……”
郑秋见到朱棣眉头紧皱,他也立马明白了一些问题。
“你去把郑和叫过来,本王有些问题要问他……”
朱棣朝着身边的一名护卫招了招手,他吩咐到。
那名护卫连忙一路小跑,朝着前方忙碌的工匠人群中奔了进去。
“王爷,小子我也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啊,就算郑和造好一百艘快船,可毕竟人数有限……”
秦墨也皱了皱眉头,他看了一眼朱棣和郑秋,说道。
“是啊,本王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所以要找郑和问问清楚才是,不然本王实在放心不下……”
朱棣点了点头,他朝秦墨说道。
那位郑和,秦墨如今是见过了的,燕王府里面的一个杂役太监,生的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很有一番气质。
这位郑和倒也是个爽快人,他被朱棣接到军中之后,立马就拿出了一个渡河的方案。
利用快船,突破对岸朝廷大军弓箭手的布防,夜袭,出其不意杀到对岸。
快船的建造图纸,郑和毫不犹豫的就拿出来给了朱棣过目。
郑和用人头担保,他建造的快船一定可以成功突破对岸的敌军防御。
得到朱棣的承认之后,郑和便在军营里边召集了大量的工匠等人手,开始了建造快船的一应事情。
而今天,已经是郑和打造快船的第五天了,这几天,郑和几乎是不眠不休,时时刻刻都待在这处工地上。
秦墨看得出来,这个叫做郑和的家伙,的确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物,对于他喜爱的造船事业也是非常的热情。
当然,郑和可是用了自己的人头来担保他的快船的,想来这也是他如此拼命办事的动力。
正当秦墨在心中思考着郑和打造快船的事情的时候,一名燕王府护卫统领急急忙忙朝着这边奔了过来。
“王爷……不好了,咱们军营后方来了许多人……”
这名王府护卫统领来到朱棣面前,他拱手施礼,说道。
听到这名护卫统领的禀报,朱棣顿时一惊,他不由眉头皱了起来了。
“……许多人?莫非是李景隆派人绕过白沟河了?他们来偷袭本王吗?”
朱棣右手不自觉的握住了腰间的佩刀,他大声朝着这名报信的王府护卫问道。
秦墨听到这个消息,他也是吃了一惊。
这里还在打造快船,打算偷袭对岸的李景隆,难道李景隆也有着同样的算计?李景隆偷袭来了?
秦墨心中这样想到。
然而,当秦墨提起丹田里的灵力灌注到耳朵,他侧耳朝着身后的军营那边听了听之后,秦墨却是放心了下来。
远处的军营里面,并没有发生骚乱的声音,这也就是说,没有敌人前来偷袭。
“……来的到底是什么人?来了多少人?是李景隆的军队吗?”
秦墨朝那名护卫统领问道。
“王爷、秦统领,军营外面来了许多读书人……”
这名王府护卫看了看朱棣和秦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