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皇宫不足六里的城东,在那繁华的一条大街的街尾,有座看上去颇具规模但显得有些老旧的大宅院。
这座院子占地面积很大,宅子的后院一直延伸到了街道的最末尾,甚至就连后院的院墙都已经贴在了一处小山坡的树林边上了。
然而,这么一座巨大的宅院,它的外貌却是显得很古旧,院墙上到处都是苔藓,红色的院墙到处脱落了色彩,上边星星点点,看着都感觉这里像是一座废墟一般的存在。
这里,曾经叫做太子府,是朱元璋亲定太子朱标的府邸。
然而,朱标这个太子却是福缘浅薄,还没等到他当上皇帝,他便病死了。
当然,像朱元璋这等练就了一身玄功,成就了先天境高手的皇帝,他的寿命就有些长了,如今已经足足活了两百余岁了。
若是太子朱标没有病死,只怕现在他也未必能当上皇帝。
毕竟,朱标这等如同普通人一般的躯体,根本就无法等到这个机会。
如今的太子府,只住着朱标的儿子,也就是皇孙朱允炆了。
朱允炆,乃是朱标年近苍老之时与其妃子所生,尽管他的样貌如同十六七岁模样,但其实他的真实年龄却也不小了。
当然,身为皇孙的朱允炆颇得皇帝朱元璋的喜爱,因此他的身边自然不缺一些奇人异士。
而那些曾经辅助朱标的老人,他们自然不想让朱允炆重蹈其父亲的旧路,害怕他还没等到皇帝死去却自己先死了。
于是,那些辅助朱允炆的奇人异士,便炼制了许多能延缓衰老、能保持青春的“仙丹”给了朱允炆服用。
因此,朱允炆在服用了那些“仙丹”之后,他的样貌至今还是十六七岁的模样,脸上却是没有老去的痕迹存在。
此时,宅院的深处,一间看着很古朴的书房当中,几名面貌很是苍老的老人,正都端坐在书房当中的椅子上边。
而在那方形的红木书桌边上,皇孙朱允炆正坐立不安的坐在椅子上边望着这些老者。
“……允文啊,你觉得陛下,他如今的身体,到底还能、还能拖多久?”
坐在书桌右边的,正是齐泰,他扭头看了一眼局促不安的朱允炆,沉默片刻之后,他问道。
“老师……这……”
朱允炆听到齐泰发问,他低垂的脑袋和脖子一起缩了缩,而后他抬头望了一眼满头白发的齐泰,他嘴里嘟嘟囔囔,却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允文啊,这里没有外人,这里的,都是你父亲曾经的老人,都是你父亲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这一点你一定要明白。”
齐泰的两条雪白的浓眉抖动了两下,他盯着朱允炆,说道。
“……说的是啊,允文啊,你可以不相信任何人,可是咱们这些老家伙却都是你最信任的人了,你可不能不信任咱们这些老家伙啊……”
一直沉默不语的黄子澄,他缓缓从椅子上边站了起来,看了一眼朱允炆之后,黄子澄开口说道。
“……老师,这……皇爷爷今天醒过来两次,醒来的时候,似乎精气神都并不怎么好……太医也用了药,宫里的供奉道长也施了法力,却……”
朱允炆左右看了看书桌两边坐着的三名老者,他有些紧张的说道。
或许,此刻朱允炆心中也似乎觉得有些不太妥当,毕竟作为朱元璋的亲孙子,他此刻却在和一些外人讨论自己的皇爷爷是不是会死去,这让他觉得心里面有些难受。
“……看来错不了了,或许应当就在这段时间了!只是……”
黄子澄伸出右手轻轻抚了抚下巴上的长长白须,他点点头,说道。
听到黄子澄说的话,齐泰也转头望了过来。
“唉!陛下看来应当是天年将近了啊,可是……莫非他真的就没有立下遗诏?这……”
齐泰紧紧的皱起两条长眉,他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而就在黄子澄和齐泰两人说着话的时候,书桌正前方,坐在朱允炆身边的另一名老者,他却是缓缓站了起来了。
“嘿嘿!你们两个啊,是不是现在讨论这件事有些为时过早了啊?”
站起身来的这名老者,看了看齐泰和黄子澄,他冷笑两声,说道。
“……希直先生,我的老翰林啊,这都什么时候了,莫非咱们还能藏着噎着,这件事情不能讲讲么?”
黄子澄望了一眼站起身来的这名老者,他摇头苦笑一声,说道。
这位被黄子澄称作希直先生的老翰林,全名叫做方孝孺,希直,却是他的字号。
方孝孺,原本乃是大明皇朝翰林院大学士,亦是曾经的太子朱标的老师。
当然,如今方孝孺已经成了朱允炆的老师了。
这位翰林老学士,可谓是大明朝的文坛宿老,学究天人,更是儒家当中寥寥仅存的一位以文入道的儒道修行者。
诸子百家,各有修身养性的独家法门,自然儒家也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法,可以用来修炼。
当然,方孝孺作为大明皇朝的文坛宿老,他在儒道方面的修为到底到了什么样子的境界了,却不是一般人能够窥探得到的。
甚至,就连经常与其待在一起的黄子澄和齐泰等人,他们也都全然无知,根本未曾亲见。
“……哼!就算此刻,陛下归天而去,就算陛下立有遗诏,哪怕是遗诏上面写着让允文继位,莫非你们两位就真的认为允文能够顺顺当当的当上大明皇朝的皇帝么?”
方孝孺冷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