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穿越重生>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四十章解决问题的办法

“淮盐的问题?”秦桧疑惑的说道,这确实是他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事情。

“淮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出产地离赣南地区实在是太远了,等运到这边来之后,因为沿途气候的原因,再好的淮盐也已经变得潮湿而微涩,而且加上运费之后即回昂贵,当地百姓不足以付起这样的费用,同时也不喜欢使用这样的劣盐。

至于其它物件的私贩,大多也还是以上两个原因的附加品,所以下官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才是现在解决叛乱的的重中之重。

相对来说发展此地的民生相对比较容易,之前下官已经在想办法做一些微小的事情了,虽说薄有成绩,但是还没有特别显著的成效。

直到下官听说大人在信州所做的事情之后,下官非常认真的学习了其中的各种政策,以及最后所达到的效果,这让下官顿时茅塞顿开,也终于有了一些思路。

我等且不谈各种政策,在虔州是否能够同样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下关区发现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那就是让百姓能够真正愿意安定的,在土地上生活,并且对大宋感恩戴德,才是大人想要达到的结果。

之前无论是谁来主政虔州,所想的仅仅只不过是要将所有的私贩问题给压制,或者说是在表面上压下来,从来没有深层次的想过,百姓为什么要去进行私贩,又或者是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应该如何去解决?

如果说真的能够让百姓过得非常的富足,谁又会想着去冒杀头的风险进行私贩呢,因为私贩一旦被官府被发现,是有可能会派兵对他们进行围剿的,毕竟是武装集团性质的私兵,这是大宋的朝廷所绝对不可能容许出现的。

首先要在此地进行田地开垦,不断的使得投靠在私贩集团之下的百姓,能够通过对田地的种植,不但能够养活自己,还要满足他们生活的需要,大人对于开垦荒地的想法,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的方式。

虔州此地的混乱,秦尚书多有不知,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大多把控在大的地主和私贩集团的手中,普通百姓生活过得极为困苦,还必须要注重他们的土地,并且付出大量的钱财和收成。

等到私贩集团想要对朝廷进行叛乱的时候,这些普通百姓苦于自己没有土地,人身受到对方的控制,只能够为了生活,充当他们的助力,随着他们揭竿而起。

如果说能够允许在虔州也开垦新的土地,并且实施同样的减免税收的政策的话,我相信大部分的普通百姓都会非常乐意,顺从朝廷的安排,并且在山区之中进行自己土地的开发。

只是下官也有一点非常的担忧,因为在实施了新土地开垦的同时,虔州和信州又有不同的地方,这才是下官现在虽说已经想实施同样的政策,却一直没有执行的原因。”

“哦!是何原因使得薛知州如此捉襟见肘呢?”

“秦尚书,这虔州之地多为山区,适合耕种的土地极少,就算是将某些山地开垦出来,最后也很难进行粮食种植。”

“原来你说的是这个,《晏子春秋》有言:“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然也。”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淮南区域,水土条件更适合柑橘的生长,我华夏先祖早就提倡因地制宜,农作物种植更是如此。

据我所知,赣南之地多为山地丘陵,少有那适合种植谷物的平地,而且此地的土地皆为红壤,红壤土质酸涩,只能够种植特定的作物,就算开垦出来种植水稻也不现实。”

“秦尚书所言不假,此处地形没有种植便立,而且土地确实乃是酸涩的红壤,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自古以来此地民生凋敝,实在是让下官有些苦恼呀!”

“其实知州无需苦恼,我刚刚也说过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的意思就是根据每个地方土地和水文状况的不同,来安排农业生产事宜,红壤确实是不适合种植水稻,但是红壤也有自己的优势。”

“也就是说红壤有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吗,下官实在是不知晓。”薛弼问道。

“没错,刚刚我们已经有提到过的橘子,还有西瓜、黄瓜、葡萄、桃子、杨梅、李子等等,只要能够找一二熟悉种植之人,这些农作物都是可以在山地上进行种植的。

除了这些之外,有一个作物极为适合在此地进行种植,那就是茶叶,文人喜茶喜酒,好的茶叶也自然是会受到很大的需求,此地适合种植茶叶,只要能成为规模,并且不断的进行改良和,炒制技术上的创新,相信也能成为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对了,如果说这里的茶叶能够真正的,大规模一直生产下去,到时候可以想办法向皇宫进行进贡,能够成为贡品,也就代表着这里的特产拥有着特别的特质,之后必然是能够卖得出价钱的。”

“原来是这样,秦尚书真的是天才,竟然知道如此多的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

“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正的官员不只是要懂得四书五经,同时还要懂得百姓的民生,要如何进行安排。

薛知州能够为百姓进行考虑,已经做到了第一步,同时你对农业生产也有自己的了解,这都是好事。但与此同时,你也必须要有一些思维方面的转换。”

“思维转换?”

“就像这一次,在淮南地区确实不适合种植粮食,这都是因为土地存在着非常大


状态提示:第四十章解决问题的办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