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穿越重生>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三十四章牺牲品

折彦质绝不是投降派,而是希望罢兵息战有利于双方百姓,应该是有前瞻眼光的,这一点说起来和秦桧还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十一月,朝廷要求折彦质极力保守平阳府及汾州一带,而平阳知府林积仁压根没有打算坚守,朝廷所差都统制刘锐也不肯用命,最终平阳府陷落,威胜、隆德、泽州相继失守,金人长驱南下,彦质以宣抚副使领兵十二万与同知枢密院事李回共守黄河,但未及战斗宋师尽溃,折彦质因此责授海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高宗即位后,赏功罚罪,于建炎元年(公元2年)六月再被“责授散官,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安置”。

也就是说一直到现在,折彦质这一代将才还在海南呆着,不过折彦质本为将门之后,自身也极具将才,但是可惜在对金兵的战斗中却少有胜利,最终还被流贬海外,实在是可惜。

究其原因,是与宋朝朝廷的**和军队的软弱密不可分的,而且每一次他的身边都有一群猪队友,即便是军事天才也难以扭转根本局面,折彦质可谓是生不逢时。

李回因为之前曾经和折彦质共事过,而且非常清楚他的军事才能,所以这个时候才将他给提了出来,只是看样子现在赵构非常的生气。

“圣上,臣有话说。”秦桧这个时候拱手上前。

“哦,秦爱卿要说什么?”

“臣下认为折彦质将军可用。”

“什么?爱卿昏头了吗,你知道他是谁吗?”

“圣上,臣下曾经听闻折彦质在到达昌化军之后,他按照惯例给朝廷上谢表,如是说道:不知沧海之深,但见恩波之阔。说自己虽然不能领会宦海风波,但是对皇恩还是铭记在心的。”

“却有此事,但是哎!”赵构叹了一口气,秦桧看到赵构竟然此时有些无奈的样子,这也让他对眼前的事情有了更多的思考。

其实在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折家将,如果不是因为折可存的墓碑被发现,而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的话,甚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他这个人的存在。

折可存、折彦质都是北宋最大的名将世家之后,如果不是出了个折可求和折彦文这两个大叛徒,lùn_gōng劳事迹,以及折家涌现出的能人,杨家将、种家将和他们还差的很远,如果单纯说为大宋作出的功绩的话,甚至连岳家军跟他们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折家将本来是鲜卑的后裔,前后延续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则历史更加悠久,堪称中国第一将门世家,佘太君之所以在天波杨府能有那么高的地位和声誉,和其家族辉煌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丈夫和儿子死了之后,折家对于杨家的帮助就更加显现出来了。

折可适墓志铭称,折氏“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这里所说的“后魏道武”,即两晋十六国时期北魏王朝的创始者鲜卑人拓跋珪。

折嗣祚神道碑也称,折嗣祚“以魏孝文帝二十七代之孙也,世袭家声”这里所说的魏孝文帝,便是北魏第六代皇帝,后来改为元氏的拓跋宏。

由此可见,折氏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尽管这一家族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但直到北宋朝廷仍然以“蕃官”视之,将官们也习称折氏统领的军队为“蕃兵”。

从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数百年间世居府州,“内屏中国,外攘夷狄”。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减轻西顾之忧,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

有名有姓有事迹可考的折氏传人,最早可推唐代末年的折宗本,当时任“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这位折氏先人,号太山公,在当地颇有威望,“因其所居,人争附之。”..

晋王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时,“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隶账下,凡力所不能者,悉命统之”。折宗本“辑睦招聚”,以功封为上柱国。

折家历史久远,折可存和折彦质都是功勋卓著之人,但折可求和他的儿子折彦文彻底投降了金国,折可求还差一点就当了伪齐的皇帝,只是因为最后他是完颜宗翰的人,加上他实在是有些拥兵自重,所以最后才被罢免提名,在完颜昌和完颜宗弼的干涉下改立了刘豫,同样状况的还有杨进。

赵构为什么如此不喜欢听到折彦质的名字,说白了也还是因为折可求的叛国投敌,所以使得他对于折家整个家族都记恨上了,因此才会有之前将折彦质发配到海南这样的行为。

历史上因为折彦质乃是抗金之人,所以被秦桧所憎恨,又加上赵构对于折家的不喜,因此一直被秦桧及其党羽所打压,一直到秦桧死之前都没有能够重新回到朝廷效力。

现在忽然听到这个名字之后,秦桧倒是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做些什么,毕竟这个人是南宋少有的能够打仗的文武双全之才,而且现在刚好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留在海南岛实在是太可惜了。

“圣上,臣下在金国时,亦曾听说过折将军的名号和议论。”

“折彦质?”赵构好奇的问道。

“是的,而且当时还是听完颜宗翰所说。”

“哦!完颜宗翰是如何评价他的呢?”

“完颜宗翰说他作战悍勇无畏,每战必冲锋在前,乃是让人敬佩的名将,同时又吝惜自己的士卒,关心治下的百姓,是难得的帅才。”

“但是在朕看来,这折彦质就是一个屡战屡败的废物。”

“圣上,臣下斗胆一问,这折将军为何屡战屡败?”秦桧忽然问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章牺牲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