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鹰扬美利坚>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多烧的

三百公里,海面上。

芝加哥号巡洋舰,已经开足了马力。

美国军舰的历史上,有好几艘芝加哥号,上一艘,是在二战时期,被日本航空兵投掷的鱼雷击中,最终沉没。

而现在的这艘,律属于奥尔巴尼级导弹巡洋舰,而同时,当建造之后,这种巡洋舰就已经落伍了,尤其是上层建筑,所以,这艘军舰所有原始的上层建筑和武器被取走和更换。转换后的船舶具有新的非常高的上层建筑,并严重依赖铝来节省重量。

从外表上看,上层建筑已经有比较新的外观了,但是下面的舰体依旧是老旧的,这样的组合,简直不伦不类,而在五六十年代,这种改装是很多的。

舰载武器系统日新月异,变化得非常快,以前的舰体又不能淘汰浪费,只能是这样进行改装了,现在的uss芝加哥号是巴尔的摩级巡洋舰,于59年7月从旧金山海军造船厂转换而来,并于64年5月2日重新投入使用,为cg-11,之后,它就成为了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的旗舰。

现在,伴随着航母战斗群,在进行战斗巡逻中,它接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最危险的任务,而现在,它的任务即将完成。

冒充己方的航母战斗群,吸引对方的图-22m轰炸机投射导弹!

不错,这简直就是个自杀一般的任务,而在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大胡子的舰长,几乎就只有一个问题,究竟是谁想出这个馊主意的?不得不说,这个主意,很有趣啊!

没有人敢这么想,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那个脑子和普通人不同的内森想出来的。

只有内森才有这样的鬼点子。

他的一艘战舰,体型巨大,在对方的雷达屏幕上,肯定能显示出是一艘大型军舰的样子来,在己方主力舰队撤离的同时,他的这艘军舰,向着对方的侦察机的方向运动,同时,他周围的海域里,被两架电子战机提前释放了大片的箔条干扰,箔条悬浮在大海上,和这艘军舰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回波反射,而苏联人的海上侦察机,远距离的分辨能力不强,只能看到那大片的回波,所以,当侦察机雷达开机之后,就准确地发现了目标。

接着呢?当然是跑了!

芝加哥号开足马力,四台锅炉在全功率地工作着,黑烟从烟囱里汩汩地向外冒,漆黑的夜空中,回响着四台汽轮机那特有的啸叫,12万匹轴马力的驱动下,排水量一万七千吨的巡洋舰,在海面上飚出来了32节的最高航速。

此时,舰长站在舰桥里,望着前面黑暗的海面,全神贯注,而在他的身边,其他人都有些胆怯。

能不胆小吗?飞来的是上百枚的反舰导弹,任何一枚,都足以击沉十万吨的航母!而且,天知道那些苏联人有没有在反舰导弹里面,混杂着装有核弹头!

只要被任何一枚反舰导弹盯上,它们就会葬身在这里。

但是,舰长并不害怕,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很危险,但是,都在精确地算计之中。

那些反舰导弹,听起来很可怕,但是,己方以32节的速度狂飙,在对方导弹到来的这段时间里,就能够飚出好几海里远去。

而对方的导弹,在末段是要打开雷达进行搜索的,它的雷达导引头的视野很狭窄,己方只要跑出了对方的导引头的范围,就可以安然无恙了。

同时,为了掩护芝加哥号的逃脱,现在,两架ea-6b电子干扰机,正在进行全功率地干扰作业。

a-6攻击机,是美国航母上现役的主力攻击机,同时,也在这款攻击机的机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改进,其中,电子干扰机就是一个衍生型号。

相比普通的a-6攻击机,它的机体进行了加长加固,可以容纳四名机组成员。除了一名飞行员之外,另外三名,全部都是电子官。

它的垂尾处上方比较宽大,内部有一个电子干扰天线整流罩。它的核心是an/alq-99战术干扰系统,同时还可以携带五个外挂电子干扰吊舱。其中一个在机腹下,机翼下四个。每个吊舱装有两个干扰收发机,干扰机可干扰七个波段中的一个。

后世小说中那种全频段,大阻塞的电磁干扰,需要的能量是天文数字,它不可能做到全波段的电磁干扰,只能进行选择性的干扰。

同时,这也需要强大的电力,所以每个吊舱吊舱前端有一个气动风扇驱动发电机,给吊舱进行供电。

(这个设计比较奇特,因为发动机带动的发电机动力有限,所以干脆加了个风力发电机,这让华东之雄想起了一个人的设计,在汽车的顶部加个风力发电机,这样汽车向前开,就能发电了,发出来的电,又可以带动汽车前进,好啊,永动机就出现了,不耗油的汽车。)

现在,两架ea-6b根据任务组合携带吊舱,它的垂尾上的整流罩内装有灵敏的监视天线,在探测到远方的图-95的对海搜索雷达辐射信号的时候,立刻就向海上的芝加哥号发出了预警。

此时,芝加哥号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当e-2预警机传来了对方发射导弹的消息后,立刻开溜!同时,这两架电磁干扰机,开始了全功率的干扰,让对方不知道己方的军舰的动向。

折腾了半天,有什么用?浪费苏联人的反舰导弹!

不错,就是浪费苏联人的反舰导弹,三个飞行团,上百枚的kh-22反舰导弹,来一次饱和攻击,究竟有多大的消耗?后半年,太平洋舰队肯定会勒紧裤腰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多烧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