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史上最强崇祯>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东,大同开市

尽管崇祯皇帝自己安安稳稳的睡在柔妃榻上,但内阁签押房中的一群臣子却是丝毫闲不下来。

这时候的人不会有什么压迫劳动的想法,毕竟这整个天下都是皇帝一个人的,你不想当官干活,后头想踩着你上来的人可是一大把。

这就像周瑜打黄盖,自己本身就愿意做,也就不用管什么好受不好受的问题了。

当今的皇帝陛下朱笔御批了四个地方,分别是京师、济宁、南京和大同,年末之前,这四个地方的粮仓全部都要填满,从而应对明年朝廷上可能的大动作。

在场这些臣子个个都是人精,且从这四个地方上来看,就能大致明白崇祯的意思。

京师粮仓自然要满,说大了,这关乎到天下社稷苍生,往小了说,那也和京师内外文武臣工的肚皮息息相关,由不得他们不上心。

南京是江南重地,还是陪都,各个河道都经过此地,甚至可以直入海波,自然要将粮仓填满,以备不时之需。

更何况,江南一带向来都是东林党的大本营,就算抛开东林党,那也是所谓天下文人士子的摇篮是盛产之地。

南京的粮仓,于公于私都该填满。

接下来就是大同,这更容易理解,毕竟宣大如今乃是实实在在的四战之地,抗贼剿贼都要靠着宣大,如果蒙古人从塞外进攻,那也要靠宣大边军抵挡。

朝廷西北大营增设,一下子多了几万张嘴要吃饭,再加上各地军将手底下的兵士,大同的粮仓若是不填满了,不出几年,怕是又要激起兵变。

可是提起济宁,这个地方很多人就不明白了。

实际上朝堂上这些人精们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京师和南京之间毕竟还隔着偌大一个山东,山东六府之境,向来都不是个安安稳稳的地方。

即便现在的总兵换成了牟文绶,各地军阀一般的将领们,不敢忤逆的同时却也都是阳奉阴违,牟文绶为避免大乱子,也就只能分化待之,总不可能和刘泽清一样,不听话的直接挥军攻城吧。

济宁地理位置特殊,乃是京杭大运河的枢纽所在,朝廷甚至在此增设了海关与河道衙门,就连原本的制造局在此地也有分署,河道衙门更是在此地设了总署,专门管理京杭大运河与各个交错复杂的大小河口。

这里是屯粮地也是运粮地,与此同时,朝廷其它诸如丝绸、瓷器、白银等等货物南来北往,都要经过济宁。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如今的济宁还聚齐着大大小小的商户、财阀和地主,再加上从海上来的洋商人和传教士,已经实实在在发展成了山东六府之内最大的几个城镇之一。

牟文绶就曾在年初上奏,说唯愿领兵移驻济宁,顺江而下可助神武军制江南,上则可通过运河直达京师,增援京畿,甚至于,还可以通过陆地直奔固关参与中原战事。

当时牟文绶的请求崇祯至今迟迟未批,就是因为济宁形势太过复杂,再加上山东刘部残余仍在曹州一带未全部平定。

陈奇瑜也早就建议过,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济宁都是实实在在的兵家必争之地,虽然目前还处在朝廷名义控制之下。

但实际上,却几乎是由各大财阀在暗中把控。

此时在签押房内的阁臣和各部尚书们眼观鼻,口观心,各自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却无人说破,明面上看来,这些朝廷重臣们似乎只是在讨论如何填满粮仓的事。

各地收成都不怎么样,老百姓吃穿都没有,想从他们手上挤出粮食是根本不可能,当今的皇帝也不是这个意思,那该从哪取粮,自然就得去找那些地主和大户。

本来,朝廷在两江之地购粮处有十二处,这十二处都被八大晋商把控,去年,朝廷雷霆降旨,彻底铲除八大晋商,至如今,这十二处也便都是被强行收归国有。

然而,朝廷规定的粮食数额巨大,仅凭这十二处的粮食储备,仅仅只能满足京师、南京两地的填满需求,至于大同和济宁,则要另找方法。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东,大同开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