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经过两个多星期时间的上映,《金鸡》离下映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电影总票房已经达到13.9亿,不但打破了《泰囧》保持的13.1亿最高票房记录,还超出了很多。
6月19日《金鸡》总票房达到14.1亿。
20日,总票房14.3亿,超过了彭毅诚最初预测的最低票房及格线。
21日,总票房14.4亿!
22日,总票房14.5亿!
……
25日,总票房14.8亿!
这个票房成绩,已经无限接近于舒茵跟彭毅诚打赌的15亿总票房了。
现在没人再怀疑《金鸡》这部电影是否算是经典电影了,一部文艺电影,在完美融合喜剧元素的同时,还获得了如此惊人的票房成绩,这部电影未来在影视的高度已经不言而喻,大部分华国观众此时都在猜测它最终的高度会达到什么程度。
29日,《金鸡》下映前夕,电影总票房顺利突破15亿,不过在这之后,每天的票房只有不到300万,几乎已经没有什么票房潜力了。
毕竟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热潮,15亿票房,按照平均每张票30元来算的话,有超过五千万人次观影,这个数字已经很恐怖了。
但《金鸡》创造的记录依然在不断刷新,毕竟现在它已经是华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上的第一名了,哪怕只增加一块钱的票房,也能把华国电影票房记录提高一块钱。
截止到7月5日,《金鸡》彻底下映,电影总票房超过15.5亿,即使这个时候单日票房已经降低到100万以下了!
这个数据,让和《金鸡》同期上映的《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望尘莫及。
哪怕光辉文化集团一开始动用了大规模的宣发经费,在全国无数媒体平台上打广告,甚至不惜发动水军贬低《金鸡》捧他们的电影,也依然无法和《金鸡》的成绩相比。
大导演王潇帥拍摄文艺电影是一把好手,但拍摄商业电影却水土不服。
《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从一上映开始,就口碑撕裂严重,喜欢的人把这部电影捧上天,不喜欢的人却把这部电影踩到地里。
在这部打着青春偶像电影旗号的青春片里,80年代90年代出生并长大的年轻人,存在的无知、盲从、冲动、自私等问题都展露无遗。
三角恋、未婚怀孕、闺蜜撕逼、车祸,这部电影是一样不少。
虽然电影里也描述了一部分青春美好和值得怀念的细节,但大部分都是阴暗、灰色的。
这样的电影剧情,对绝大多数主流观众,尤其是年观众来说,是没办法接受的。
电影故意放大了年轻人的弊病,放大了社会对年轻人的压力,让电影中的角色心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青春》电影中描述的这些现象不是说不存在,但绝对不是社会主流。
王潇帥将电影的镜头对准了这种年轻人的阴暗面,作为观影主要群体的年轻观众怎么可能接受。
因此,除了《青春》刚刚上映的第一周时间里,电影靠着偶像明星演员阵容吸引到了大量粉丝观看。
从上映第二周开始,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就直线下滑。
如果不是这部电影票房成绩掉的太恐怖,《金鸡》也不可能在上映了一周多时间后,排片量不减反增。
要知道,即便于舒茵和彭毅诚入主了光辉文化集团,也不可能故意降低《青春》这部电影的排片。
毕竟这部电影已经算是于舒茵和彭毅诚自家的电影了,如果票房成绩好的话,他们更高兴。
但正是因为《青春》票房潜力太低,才不得不把新改名的“诚茵院线”的排片交给了《金鸡》。
6月10日后,《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从第一周每日票房平均5000多万,急剧下滑到了每日2000多万。
6月15日,《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总票房达到了5.4亿,但此时每日票房只有800多万了。
此时这部电影的口碑已经极度分化,喜欢的人都是中老年观众,年轻观众却对这部电影一片骂声,在华国电影评分网上,分数更是跌到了4以下。
甚至很多年轻观众在网络上留言,如果不是最低只能评一星,他们都想打负分。
尽管这时总票房已经破5亿,但跟《金鸡》比,连零头都赶不上。
更何况,《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为都市青春片,邀请了众多的偶像明星,尽管号称投资成本2亿有不小的水分,但制片成本肯定超过1亿了。
但从20日之后,这部电影的每日票房就已经降低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每日的票房只有50多万了,扶都扶不起来,口碑一片崩盘。
最终22日全面下映了,总票房5.9亿,连6亿都没有突破。
即使制片成本只有1亿,再加上宣发成本,这部电影的成本至少有2亿多。
即便有一部分上映的影院是曾经的光辉文化集团自己的院线,不需要考虑电影分成问题,但这部电影大部分上映排片院线可是其他公司的,需要分走票房的45。
再加上需要缴纳的税款和经费,作为制片方的诚茵文化集团不但没赚钱,反而还赔了两千多万。
参演这部电影的偶像明星们的片酬虽然早就支付了,看似对他们没什么影响,但其实这个对他们的人气方面也是一种打击。
加上这部电影影响,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严重下降,以后制片方再找他们,就得掂量掂量,就算让他们出演,片酬肯定也得下降。
在《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