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琅根据自己的经历,知道只要持之以恒,对士兵的歧视文化是会结束的。他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那些端着国营工厂铁饭碗的工薪阶层,对做生意的人是看不起的,那时候把他们称作“摆摊的”“捣腾东西的”“某某贩子”,十年后,开店铺做生意的人,就有了一个比较中性的称谓“个体户”“做买卖的”,二十年后,从开放风气最浓厚的广东传来的生意人称谓“大老板”就已经开始带有褒义了,三十年后生意人荣升为“企业家”,简直就开始荣耀了。
现在老百姓开始羡慕当兵的收入,十年后他们也许就开始接纳士兵是一种正常职业,二十年后士兵就会带有褒义味道,三十年后士兵就会充满荣耀。
当然一定的宣传会促进这个过程,但周琅现在还无法宣传,“保家卫国”之类带有普遍意义的崇高理念,现在不适合他,他最多能用天地会那种带有个人权力味道的“争天夺国”类口号,但这种口号无法增进士兵荣誉,反而容易引起各方关注,不利于他韬光养晦。
不过周琅想到了一些隐晦的办法,结合这次招兵招来大量孤童的情况,周琅干脆以军人的名义,来办这个慈善堂,起名军士慈善堂。
军士就是兵的意思,但“士”这个字却带有相当的褒义,并且下达命令,要求士兵日后自称军士,公文中慎用“小兵”“卒子”之类贬低以为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