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五节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的比较顺利,谢清高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船长,并且在港口招募到了三十名船员,足够驾驶一条五百吨级商船出海贸易了。

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谢清高没能找到船。这个问题是周琅一开始没预料到的事情,加尔各答是一座港口,可以直通大海。因此这里有众多造船厂,技术能力最高的当然是东印度公司的造船厂。可这里还有为数众多的印度私营造船厂,一大批印度人从维修西方商船积累技术到现在早就能生产西式商船了。

就连广州的工匠都因为维护西方商船拥有一定程度的修建经验,更何况跟西方贸易长达几百年的印度了。这些印度私营造船厂制造大型军舰或许技术能力还不够,制造的商船质量也不及东印度公司的精良,尤其是在铸造火炮方面,几乎是技术空白。但周琅要求的也不是军舰,只是一艘带有一定武装力量的武装商船,这些印度造船厂完全可以满足。

可是谢清高走遍了整个加尔各答的大小造船厂却找不到人愿意为他建造船只,谢清高很沮丧的在股东大会上将这个利空汇报了出来,好几个从小混迹勾心斗角的贵族圈,精灵似鬼的股东立马就反应过来,有人出了盘外招,而有能阻止整个加尔各答的造船厂不做生意的就只有一个组织,那就是东印度公司。

这个坏消息周琅早就知道,作为合伙人的亨利皮特也知道,在创业初始阶段,周琅是很开诚布公的,合伙人的不和是大忌。但几人还是要在董事会上说一说,一来表明尊重股东们的权力,二来亨利皮特也有心再次展露自己的能力。

他不动声色的看着十个新股东的神情,现真有几个面露退意,很显然这些股东对东印度公司不满,但真让他们跟东印度公司决裂,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勇气的。

沉默了片刻后,亨利皮特马上站出来大包大揽,当众承诺船的问题他会解决。

没人怀疑亨利皮特的保证,尽管他才不过二十三岁,尽管他还只是东印度公司最低级的官员,但没人怀疑一个能将二十四岁的家族子弟推上英国相职位的家族成员,会在低级职务上长期待着,所有人都明白,亨利皮特刚刚来到印度做低级官员,用不了多久就会升职,而且是不断升值,没人怀疑他会在一年之内爬上东印度公司高级官员之列。

即便现在他还只是一个低级官员,恐怕就是印度总督康华利也得给他面子,那么他出面解决商船的问题,应该不是问题。唯一要担心是东印度公司阻止中国东印度公司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如果大到连亨利皮特出面都无法解决的程度,那才是真的该考虑这个新公司的前景了。

所以大多数股东纷纷露出了赞许,奉承只要有皮特勋爵出马,就不用担心了云云,事实上这只是他们开始考验新公司实力的一次考试。

对亨利皮特来说,这则是他展示影响力的一次机会,一旦他成功搞定东印度公司,之后新公司将一帆风顺,再也不会有人怀疑,做大做强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董事会结束之后,亨利皮特立刻活动起来,他得先打听清楚到底是谁在阻挠他们公司的起航,此时他还信心满满能够摆平一切。

周琅则有些不好的预感,之前的一切都太顺利了,没想到最后跳出来一个大老虎,让他措手不及。如果东印度公司真心要阻挠他开创中国东印度公司的计划,这个商业计划真的就只能胎死腹中,因为至少在印度,东印度公司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让自己买不到船,恐怕只是东印度公司随便出手而已。东印度公司自己的造船厂且不说,就算那些印度造船厂,也都是主要靠着东印度公司来为生的,犯不着为了一个小客户断了财路。因此东印度公司只要打声招呼,就没人敢卖船给周琅的公司。

东印度公司的阻挠虽然意外,但却也在情理之中,周琅成立中国东印度公司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都已经注册了。而在公开的计划书中,确实有一部分业务是跟东印度公司存在竞争的。可这种竞争在印度的许多英国散商也在做,比如后来著名的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的创始人们,现在可都是这种散商。

不一样的是,这些散商必须获得东印度公司的许可才能在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他们的货运是委托东印度公司运输,他们的自己汇兑是通过东印度公司,可以说他们是受制于东印度公司的。而散商们的抗争,早就在伦敦议会进行过很多次了,很多人都试图打破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权,可因为国际大环境影响,从七年战争到美国独立战争,现在法国又大革命了,英国根本抽不开身直接投入海外扩展,只能依靠东印度公司,因此只能继续给予东印度公司垄断权。

现在周琅则通过另一种方式打破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权,理论上来讲,周琅建立的东印度公司,是中国东印度公司,跟英国没有任何关系,不受英国国王和议会的特许权制约,虽然还没有完成像荷兰东印度公司、瑞典东印度公司等公司那样的国家许可,可给了大家一个巨大的想象力,因为周琅一直在宣传公司的宗旨就是争取中国皇帝的贸易许可。

不管成或者不成,一个以中国和印度之间贸易为计划主业的公司,都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地位造成了冲击。可之前周琅并没有想到东印度公司竟然会出盘外招,因为这种竞争荷兰人也在做,瑞典人也在做,丹麦人也在做,就连新生的美国


状态提示:第五节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