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007章 我就看看,不说话

做为一名班主任,张万邦是疑惑的,这还是那个沉迷游戏、不学无术的学渣沈奇吗?

做为一名数学老师,张万邦是欣喜的,因为他的学生在跟他探讨凯莱和魏尔斯特拉斯。

这番探讨持续了大约十分钟,基本上是张万邦提问,沈奇回答。

“我们普遍认为凯莱是矩阵论的创立者,凯莱有个推论是,两个矩阵的乘积可以为零,而无需其中有一个为零,只需其中之一是不定的。沈奇,你认为这个推论是否正确?”

“其实凯莱错了,这个推论是错误的,两个矩阵都必须是不定的才行。我只知道结论,张老师你要我给出证明的话,我的水平有限做不到。”

“魏尔斯特拉斯最早得到束a+λb的标准型,沈奇你如何理解这个束的标准型?”

“这里的a和b不一定是对称的,但服从a+λb的绝对值不恒等于零的条件。”

“没错,那么它的逆定理来自于西尔维斯特,由魏尔斯特拉斯加以证明,我没记错的话,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代教材关于这个逆定理就写了一句话,你知道这句话吗?”

“我……我不知道啊!”

“这个逆定理说,如a+λb的行列式同a’+λb’的行列式初等因子一致,则能找到一对线性变换同时将a变到a’、将b变到b’,沈奇你如何理解这个逆定理?”

“我……我理解不了……”

“高代对于高中生来说确实过于抽象,但沈奇你能自学到这个水平,我是欣喜的。”

“凯莱或者魏尔斯特拉斯,矩阵代数或者各类行列式,三言两语难以跟你讲清楚。”张万邦随手抽出一张a4白纸,写下几行数学符号,然后将白纸递给沈奇:“能做多少做多少,明天这个时候,来办公室找我。”

沈奇接过白纸,发现上面写了五道数学题,看来张老师要进一步考验自己。

“好,张老师明天见。”沈奇和张万邦道别,离开了教师办公室。

回到高二(2)班的教室,沈奇开始攻克张万邦出的考题。

第一题,证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xxxxxx(一个手机无法显示的数学式子),并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

这题不算太难,《高等代数》的入门级证明题,考的是内积空间概念。

沈奇很快完成证明,在白纸上写出证明过程。

系统:“宿主解题成功,奖励2点学霸积分。”

“哟呵,2点学霸积分。”沈奇现在做高中数学题已经拿不到学霸积分了,但是做大学数学题可以获取学霸积分。

与此同时,语文老师走进教室,这节是语文课。

沈奇心无旁骛破解张万邦的数学题,他没有认真听语文课,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难以一心二用。

张万邦出的第二道题是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需要综合运用高斯消元法和增广矩阵的性质,难度有所提升。

沈奇在解题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对线性方程组实施初等变换,相当于对其增广矩阵实施行的变换。

方程组→增广矩阵

增广矩阵→方程组

将第一个方程中的x1项消去

那么增广矩阵的第三行发生变换

将第二个方程的4倍加到第三个方程上,消去第三个方程中的x2项,得到一个阶梯形方程组

那么增广矩阵也要变换为……

“眼睛好花啊……”沈奇在线性方程组和其对应的增广矩阵之间来回切换,切到他怀疑人生。

沈奇硬着头皮强行解题,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咬咬牙过了这道坎儿,收获的是加倍快感。

花费了一整节语文课的时间,烧死了无数脑细胞,沈奇终于求解出张万邦出的第二道题。

“宿主解题成功,奖励5点学霸积分。”

原本语文课可以拿到1点学霸积分,但沈奇没有认真听讲,所以这节语文课对学霸积分的贡献度为0。

其实也没所谓了,因为沈奇在语文课上破解了两道数学题,收获7点学霸积分。

“做两道数学题等同于上七节语文课,做200道大学生的数学题……算了,先休息会儿。”课间休息时分里取出《高等代数》,重温数学系大学生们的专业课程。

数学系大一学生有三门必修基础课,是《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

其中相对来说最简单是解几,可以理解为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的立体版。

从抽象程度来说,最难的是高代。从计算量上来说,最难的是数分。

至于后续的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扑学、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代数几何等分支,谁有能耐谁去钻研,谁没本事谁就挂科。

“咦,沈奇,你看的是什么书?”同桌陈晓婷注意到,沈奇在看一本奇怪的书。

“高代。”沈奇将《高等代数》合上,推到陈晓婷的桌面。

陈晓婷看见封面就傻眼了:“高等代数,全日制高校数学教材,这……这是大学生的课本?”

“对的。”沈奇点点头。

“我就看看,不说话。”陈晓婷象征性的翻了几页,遂将《高等代数》还给沈奇:“难道你的满分秘籍,就是这本《高等代数》?”

“并不是,这本书对提升高中数学成绩没有直接帮助。”

“那你研究它干嘛?”

“高代提供的是一种抽象思维逻辑,说它有用吧它很有用,说它没啥卵用吧它一文不值。”在无比庞大的数学面前,沈奇还是个学徒,数学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状态提示:007章 我就看看,不说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