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络游戏>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运气的武士镬

孙小川所说的也算是当朝的一个大人物,是当年曾经资助过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武士镬。当初这位武士镬毁家纾难资助李渊在太原城招兵买马成就大事,等到李渊登基称帝之后也对得起他,封了武士镬一个二级功臣,工部尚书的官职。

武士镬虽然跟随李渊戎马一半生,不过等到他功成名就之后,却开始对生意买卖有了极大的兴趣。这位尚书大人不知道从哪里探听出来泗水号两位东家的发家史,开始效仿这两个人做起来生意来。

一开始,武士镬也搞到了几艘海船,准备与大食、天竺等外邦贸易。不过此时泗水号已经崛起数百年,刘喜、孙小川二人将能想到的买卖都做了。别说贸易了,武士镬想在里面插根针都插不进去。

后来武士镬打算用手中的权利去打压泗水号,让他们分出来买卖给自己。没有想到他刚刚做了点小动作,还没有开始大张旗鼓的时候,便被李渊叫到了宫中,将其骂臭了一顿。这个时候,武士镬才听说当年李渊反隋的时候,泗水号也是出了一大笔钱的。数目远远超过自己的那点家底,李渊为了笼络那两位东家,还赐了免死的丹书铁卷。现在每年大唐还要靠着泗水号的供奉来维持财政的,李渊又怎么能让武术镬得罪这么大的一个财神爷

被李渊教训了一通之后,武士镬也收心不再和泗水号做对,之前搭起来的买卖也都散了伙。不过就在年初,武家突然再次将买卖搭建了起来。因为当初武士镬私下搞过一点小动作,泗水号已经派人盯住了武家。只不过这次武士镬并没有再起远洋贸易的生意,而是做起来粮食卖买。

年初的时候,中原一带闹起来水患,方圆百里成了一片泽国。在朝廷赈粮尚未运来的时候,当地的粮价已经上涨了二十多倍。就这样也还是有价无市,灾荒最厉害的地方粮价已经涨到了将近五十倍。这个

时候,武家在此地的粮行开始发买粮食。就此一次,就让武士镬赚的盆满钵满。

挣够了钱之后,武士镬又向李渊禀告,说自己在灾区有粮行。愿用自家粮行的粮食以朝廷的名义赈灾,等到赈粮到了再给他补齐就好。这一下救了灾区的急,李渊龙心大悦,也赏赐了武家一块免死的丹书铁卷。殊不知武家的粮行,用自家陈年发霉的粮食,了换朝廷的新粮。

朝廷的粮食到了之后,武家并没有马上入库,而是将其运到河南一带,还将当地的粮行粮食都收购一空。没过几个月河南闹起来蝗灾,只有武士镬的粮行还有粮食,这样一来,武家又整了一大笔。

除了买卖之外,武术镬的运气也好到了极点。朝中工部侍郎家里盖了新房,请了自己的上司尚书武士镬和朝中其他十几位官员到府中吃酒。刚刚喝了一阵之后,武士镬起身去茅房方便。没有想到他还没有到达茅房,身后众人饮酒的厅堂便倒塌了下来。

这次酒宴的主人,那位侍郎大人当场被砸死,其他的官员当中死伤的也有一大半。毫发无损的也只有这位官职最大的尚书武士镬了。之后还有大大小小的几件事,坏事都被武士镬躲开,好事一件都没有拉下,功劳都归了他武尚书。

这大半年来武士镬的异常举动已经引起来了刘喜、孙小川二人的注意,只不过他们俩也想不明白,这位武尚书的运气怎么会这么好。原本武士镬和太子李建成走的近,就在半年之前他突然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几次在朝堂当中驳斥了太子的本章,反而极力的向李世民靠拢。

等到玄武门之变以后,所有的人这才看明白。当初和太子李建成走的近地那几位大臣,除了少数几个之外都被李世民诛绝。只有这位武士镬非但没有沾到一点连累,太子死后,李世民还假李渊的手,赏赐

了武士镬一个应国公的爵位。算起来出了亲自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几位重臣之外,最占便宜的就是他武士镬了。

原本武士镬的一举一动便在泗水号的监视之下,刘喜、孙小川这两个经过无数起大事的人都看不透此人的运气为什么这么好。原本微不足道的一个小角色,现在不得不让两位东家谨慎对待了。

说完了武士镬的事情之后,孙小川嘬了嘬牙花子,随后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情,小川我也是道听途说的。如果说的不对,你们几位就当听笑话了。武士镬的风头起来之后,殿下派人去了他的老家,听到过这么一件事情。

去年武士镬回老家祭祖的时候,在老家的祖坟里面看到了一条真龙。因为这件事有谋朝篡位的嫌疑,武士镬花了大钱买了当天见过真龙的人闭嘴。自从他见到真龙之后,身边才发生了变化。殿下让人画了那天出现的真龙图像,一会他来了,你们几位就知道是真是假的。”

“真龙”归不归听到这两个字之后,冲着吴勉的位置嘿嘿一笑,说道:“那老人家我倒要见识一下,真龙不知道这个姓武的吞不吞得下这条龙。”

这个时候,迎宾馆外面传来一阵马蹄狂奔的声音,片刻之后,刘喜微笑着走了进来。看到了多年不见的几个人、妖之后,又是一阵寒暄。只不过刘喜的眼界要比孙小川远一点,这位昔日的淮南王对百无求更加感兴趣。老妖王死后,当初许下的承诺也算作废,现在天下只有泗水号能借妖山通道行商,现在要赶紧订下一份盟约。和好运气的武士镬相比,妖王还是更加重要一点。

此时,那条五百斤的龙趸也已经做好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运气的武士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