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大齐悍卒>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再见

陈华让红升带了一个口谕给刑昭,那就是央求刑昭安排人手护送李封回京。

对几个皇子,陈华其实没有太多的歉意,唯独对那个曾经把自己当成朋友看待的三皇子李封,他心中是有几分歉疚的。哪怕李封跟徐天德说了一些不该说的心里话,哪怕李封打算在登基为帝之后除掉他,他依然觉得自己是愧对了这位昔日的朋友的。

至于徐天德,辛苦忙活一场,其实他什么都没有得到。

陈华只是给了他一个国公爷的虚职就把他给打发了,甚至他手里的兵权都是全部交给刑昭。

不过徐天德却没有任何怨恨,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个换了好几个主子的人,他能够让李家的天下变成陈家的天下,已经是十分不错的一个结局了。

从他撺掇刑昭造反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自己今日的结局,因为他很清楚一点,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选择相信一个背叛过别人的人当自己的下属。很多人都喜欢听话的人,更多的人喜欢又听话又能办事的人。

徐天德宦海沉浮数十载,所以他很清楚自己会得到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好在陈华并不是那种完全不讲道理的人,还是给了他一个国公的虚衔让他安享晚年。反正徐天德的家人也不需要他担心那么多了,他的手下都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换掉,所以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有太多什么心腹手下。

漠北这边的格局大概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有师兄刑昭替陈华守着北部的大门,而且赫连舒舒跟他相交莫逆,至少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出现太大的麻烦的。

现在最让陈华担心的反倒不是有大月氏人来往的漠北,而是岭南。

山民和黑蛮人沆瀣一气,如果这个祸根不除掉的话,至少十万大山中的白蛮人就不会有什么安稳日子过。但是大战的话,跟那些山民在丛林中作战,死伤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陈华是不太希望死伤太多的,虽然那些人可能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那些人也有自己的亲人,也有自己的朋友。他们死了,也会有人会伤心,就像如果自己死了,自己的妻儿子女会伤心一个道理。

推己及人,他不认为战争才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所以他给岭南那边荣静师的消息只有寥寥数目,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跟那些山民和谈就跟那些山民和谈,可以开放岭南的城池让山民生活,甚至可以教育那些人的后代。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要让那些山民把躲在他们身后出谋划策的齐人给交出来。

如果这个人不交出来的话,陈华不会甘心,同样在岭南辛苦鏖战的士卒也不会甘心。

虽然他不知道那个人到底是谁,但是他本能的觉得这个人应该是认识自己的,而且这个人绝对跟自己仇深似海。

思来想去,虽然他得罪的人比较多,但是对他如此憎恨的人,似乎除了江南昔日的七大豪族中人之外,实在是找不出第二人了。

而在江南那些被他灭掉的家族里面,能够有这个本事撺掇山民和黑蛮人对抗大齐的人,似乎只有自己的师弟戴君路一人而已。

一切都在陈华的布局之中,时间一点点过去,那边总会有一点点的进展。

最感到意外的人就是在十万大山里面差不多已经成了山民的辛幼安了,之前他因为自己出师不利,让不少大齐的士卒在山中惨死的缘故,一直都不敢跟朝廷汇报这边的战况。

之后得知陈华登基为帝,他也想过要派人求援,但是黑蛮人的攻势突然就弱了不少,有的时候三四天不会有攻击,最长的时候七八天都没有任何攻击。

所以他也就慢慢的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给暂时打消了,只要自己的人能够扛得住,他就没有必要跟朝廷方面求援。哪怕朝堂上那个穿着明黄色龙袍的人是他曾经的老大,他也不能一心想着朝廷能够派遣出足够的援兵来支持自己。

之所以说辛幼安是最感到以为的,是因为在陈华登基并且将朝中那些不听话的臣子给肃清之后,竟然给他下了一道圣旨,他辛幼安竟然一跃成了南军统帅,统领三十万南军。

只不过南军是不成建制的,也就是说,他除了现在手里这些拼凑起来的活着的府军之外,还得另外再招募将近二十来万人才足够撑起整个南军的建制。

原有的南军不再归属于南军统帅统领,二十进入京城成为十二团营中的一部分,之前的十二团营,像陆青和慕枫这种有点本事的人还留着之外,其他人全部都遣散去府军中当差。

这么大的调动,陈华完全就是出于战斗力的考虑。

因为京军长时间都处于一种养尊处优的状态,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所有人都变得十分油了。如果不让他们去历练一番,让他们拱卫京城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用陈华跟红升说的话就是,如果三十万漠北边军跟二十万京军十二团营的士卒对上,能够一对一打赢边军的京军不超过一成。如果是团体作战的话,二十万京军在没有坚城依仗的情况下,给予同等的粮草同等的装备,只能够坚持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会被边军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下。

在没有去漠北之前红升对陈华这些话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的,但是他真的到了漠北之后,才发现陈华说的是对的,而且还是留了余地的话语。

漠北边军从整体上看去,就有一种肃杀之气,那种气息让红升感到头皮发麻。

这种气息在京军身上他是


状态提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再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