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重生大宋做权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攻心
,终于在花费了大半个月的光景以后,挖出了一条可以从壶关外直接进入壶关的暗道。

此时张宝率部抵达壶关,壶关守将陆辉、史定如临大敌,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关下的武胜军身上,却不知道有两千精锐正在通过暗道秘密进入壶关,只等时辰一到便里应外合拿下壶关。

陆辉、史定原本只是竺敬身边的副手,他们缺乏独当一面的经历,当见到关下军容齐整的武胜军时,从未经历过大场面的他们不禁有点心里发慌,迫切想要找到一个主心骨。而原先朝廷十节度之一的徐京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二人此时的“依靠”。

原先徐京进入壶关的时候陆辉、史定也曾提防过一段时间,但徐京进关后安分守己,陆辉、史定心里的那份戒心便减弱了一些,而眼下遭遇危机,二人需要一个明白人在身边指点一二,徐京也就成了二人的不二之选。

来到了壶关关上,徐京装模作样的观察了一阵,沉声对陆辉、史定道:“二位将军,情况有些不妙啊。”

“老将军发现了什么?”陆辉闻言不由紧张的问道。

“二位将军,你二人早先一直留守壶关,未曾与武胜军打过交道,但老夫与你们不同,若是老夫没有看错,此时在关下的正是张宝的亲卫营。”

“老将军,那张宝本人可在关下?”陆辉又问道,不等徐京回答,一旁的史定已经急躁的叫道:“你傻呀?方才老将军都说了关下的人马是张宝的亲卫营,你难道不知道亲卫营是什么意思?那张宝若是不在关下,那亲卫营又怎么可能会在这。”

陆辉顾不得跟史定斗嘴,张口问徐京道:“老将军,如今兵临城下,还求老将军为我二人指点迷津。”

“这个……”徐京闻言面露犹豫神色。一旁的史定见状催道:“老将军有什么话尽管直言就是,不必吞吞吐吐。”

“……也罢,自老夫来此后二位将军对老夫甚是关照,老夫就不藏着掖着了。二位将军,你们觉得那张宝可是行事莽撞之人?”

“呃……不是。”

“着啊,二位将军也觉得那张宝非是行事莽撞之人,那他为何敢不顾陈兵在抱犊山的邬帅,独领一支孤军来此?而且邬帅那里七八万人马包围着抱犊山,这张宝与其部属难道是长翅膀飞离的抱犊山?”

“老将军的意思是,邬帅那里败了?”陆辉不敢相信的问道。

“即便未败,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徐京一脸肯定的对二人说道。

陆辉、史定本就不是大将之才,一听邬梨那里已经指望不上,心里不由越发慌乱了。正所谓病急乱投医,由于武胜军的接连胜利,早已让田虎军的中下级军官人心惶惶。虽然壶关有一万人马,可陆辉、史定却没有信心能够凭借这一万人守住壶关。

原本邬梨率领的人马就是陆辉、史定坚守壶关的指望,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被徐京这么一“分析”,陆辉、史定才发现被自己视为救星的邬梨已经指望不上,壶关已成一支孤军。

若是陆辉、史定不听取徐京的“建议”,那张宝想要拿下壶关还真的需要费一番工夫,毕竟陆辉、史定占据了地利,而留守壶关的田虎军也并非田虎后期征召的那些兵卒,而是早期为造反招揽的人马。这一万人属于田虎的坚定支持者,战斗意志也比较坚定。

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陆辉、史定这对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事的副将此时已被徐京危言耸听的“吓破了胆”,让他们坚守壶关等待援军到来,那是难为他们。而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借口却正合他们的心意。

张宝本以为在壶关会有一场激战,却不想徐京宝刀不老,竟然只凭三寸不烂之舌便说得陆辉、史定带领一万田虎军弃关而逃,这让张宝不得不重新审视起这帮起于草莽又混迹朝堂数十载的江湖老麻雀。

对于十节度,张宝其实并没有兴趣,但由于闻焕章的一封书信,张宝这才动了招揽的念头,可以说张宝会让人偷梁换柱安置徐京等人的家眷,起因就是闻焕章与徐京有旧,而且交情还不错。

对于闻焕章,张宝一直很敬重,老头不图名不图利的替张宝坐镇后方,向张宝开口求情是头一回,张宝不想驳了老头的面。按照张宝的打算,等将徐京等人救出来后就打发去高丽,让他们待在武学院里安度晚年,可现在一看徐京的表现,姜果然是老的辣,就这么闲置似乎又有点可惜了。

徐京并不知道他已经引起了张宝的注意,这回卖力也只是为了报答张宝救助其家人的义举。虽说张宝已经明言是受了闻焕章所托,但若是张宝不点头,也无人能救得自己的家眷。

“老将军对日后可有什么打算?”加固城防,安抚民心这类事不需要张宝亲自出面,张宝便拉住前来与自己辞行的徐京问道。

“呵呵……老朽年迈,只想与家人团聚,然后寻一清净处安度晚年。”徐京微笑着答道。

“原来如此,那老将军是愿意继续留在大宋还是去海外定居?”

“……老朽本是朝廷十节度之一,怎奈晚节不保,日后朝廷恐怕容不下老朽。还望张公子能够指点迷津。”

“老将军言重了,朝廷虽视老将军为草芥,但张某却视老将军如瑰宝,如蒙不弃,张某想请老将军携带家眷前往高丽。”

“高丽?莫不是张公子在高丽也有产业?”

“嗯,产业还不小,老将军若是有兴趣,大可一去。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三章 攻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