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一阵冰冷,他被冻得醒了过来。四下看了一圈儿,顿觉一片茫然。
这是隆冬的夜晚,有淡淡的月光。
近处是一片山林,前方不远处,是一座茅庐,里面透出昏暗的灯光。
这一点灯光,开启了他的记忆之门,让他明白了自己处境。
这是三国的时空。
自己穿越到了刘备的义子刘封身上。
刘封本姓冦,几年前父母双亡。因为家中还有些田地财产,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就和乡里的一帮小儿无赖混在一起,舞枪弄棒,整日里不务正业。
舅舅刘泌是汉室宗亲,现为樊城县令。见他总是惹是生非,就把刘封收养在身边。
一是给自己做个随从,二是便于随时管教。
前不久刘备用了徐庶的计谋,拿下了樊城。在一次宴会上,见刘封长得器宇轩昂,就有了收养之意。
刘封十六岁,也想脱离舅舅的管束,在乱世中建功立业,成为像吕布、典韦、许褚、关羽那样的英雄人物。
此时刘备虽然混的不怎么样,但仁义之名传满天下,又是皇叔,一心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能够投奔到刘备的麾下,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在刘封想着如何开口的时候,厨子上菜的时候,把一块儿肉掉到了地上。
刘封此时也饿了,顺手就把地上的肉捡了起来,放到嘴里吃了。
这个举动立刻让刘备大为好感,当场就收了刘封做义子。
后来刘备问刘封,落在地上的肉,连泥土也不擦一下,你随口就吃了,对下人也不责怪,你是怎么想的?
刘封说,身为将吏,应时时垂怜百姓,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士卒厨役,终日劳累,偶有过失,安忍斥责?
刘备一向以仁义自居,刘封这些话非常符合刘备的心意,
此后的日子里,刘封也真的没叫刘备失望,领兵打仗,表现的可圈可点。从此真的把刘封当儿子看了。
刘备对刘封很欣赏,但关羽和张飞可就不愿意了。
关羽当时就反对刘备收刘封为义子。
理由是刘备已经有了儿子阿斗,何必再收义子?将来要是打下了基业,谁来继承?
他们的反对也并非没有道理。
废立之事,从来就不是小事。若是处置不当,轻则引起混乱,重则动摇国本,不可不慎重。
就在片刻前,刘封注意观察眼前的茅庐的时候,一个人摸了过来,说是来看看刘封。从说话的声音和身形看,来人就是张飞,刘封也就不防备。
没想到张飞突然出手偷袭,把刘封打晕,然后又掐死了刘封。
他的前世是个二十八岁的算命先生,在给人勘察风水的时候,不慎失足,从悬崖上掉下摔死。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灵魂穿越过来,附在刘封的身上。
好吧,终于有了一具肉身,也算是复活了。
自己是给人算命的,虽然心有不甘,但这就是命。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想起前世那个发达的繁华世界,再看看这个三国乱世的荒郊野外,不禁悲从心来,不自觉地留下了眼泪。
他想大哭一阵,终于还是忍住,自己目前还不能暴露身形。
目前所在的地方,就是南阳的卧龙岗。眼前亮着灯的那座房子,就是诸葛亮的茅庐。
因为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今天刘备就带着关羽、张飞、刘封前来拜访,打算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
今天没见到诸葛亮,三人回去了。
因为关羽怀疑诸葛亮耍大牌,故意不见,于是就向刘备提议,把刘封留下,晚上偷偷看看,诸葛亮到底在不在家。
今天这一次,就是三国中三顾茅庐故事中的一顾茅庐。
一想起关羽和诸葛亮,刘封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几年之后,因为关羽的傲慢和轻敌,失去荆州,败走麦城。
当时刘封和孟达在上庸,关羽向刘封求救。
因为上庸刚刚拿下,形势不稳,如果他离开,上庸就可能丢失。所以刘封就没有出兵相救。
后来刘封兵败回城都,诸葛亮就以这个借口,跟他人合伙儿整刘封,让刘备赐刘封自尽。
今天的事儿,刘封就怀疑是关二怂恿张三干的。
动机嘛,其实也简单。
一是涉及到刘备将来的继承人问题。
第二个,就是跟他们所谓的桃源三结义有关。
刘封虽然刚到刘备麾下不久,但是已经立下了战功,表现出了不俗的才干。
刘备今天带着他的两个铁杆儿兄弟,外加刘封到这里,就证明刘封在刘备眼里的地位,似乎跟两个兄弟差不多。
从《三国演义》的故事来看,关、张在义气上似乎没的说,但两人的容人气量,却不敢令人苟同。
张三那个酒后无德的二百五,被关二一煽风点火,完全干得出来这种事。
至于后来的诸葛亮杀刘封,也不难理解。
以诸葛亮的本事,能够推测出刘备命不久矣。
选择什么样的人继承刘备的帝位,对于他这个丞相很重要。
阿斗昏庸无能,又没有什么战功,自然便于他控制,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蜀汉,他这个丞相的位置也坐的稳固。
刘封年纪大,精明能干,又有战功,手下还有一帮文武,若是继承帝位,自然有自己的主张,难以驾驭,诸葛亮的相位就不稳。
《三国演义》虽然极力宣扬仁义,但是这恰恰是个礼崩乐坏,仁义道德崩溃的乱世。
手机阅读:http://m.630ks.com/101947/
发表书评:http://www.630ks.com/101947/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章 穿越卧龙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遍地沧桑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