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军路上遇到凉州巡逻军士数十人,将其斩杀。
李元昊知道宋朝不会对自己称帝善罢甘休,派出探子,四面潜出,刺探军机,做好迎击宋军进攻的准备,也想向宋朝发动战争,用战争迫使宋朝承认立国称帝的事实。就在此时,他得到部下叛逃宋朝,又得到唃厮罗进攻凉州的战报,大怒,决心用战争回击宋朝。
西夏与宋朝的鄜延、环庆、泾原毗连。环庆路边寨邻近紧密,近者三十里,远者四五十里,防备坚固。西夏诸部都不知其山川道路,更有宿将刘平、赵振等守御。泾原路有镇戎军和渭州城,两处壁垒坚固,屯兵也多,兵强马壮。只有鄜延路地阔寨疏,自承平至安远约二百里,自长宁至黄河一百里,并无城寨,驻军都是老弱残兵。
以前,西夏和宋朝的使者都是走鄜延路,经过延州来往。西夏军民对这一带十分熟悉。
宋朝资政殿学士范雍,正值李元昊反宋之际,被授予振武军节度使、延州知州。范雍为官仁爱宽恕,颇知人,喜荐士,经其推荐者有很多人后来位至公卿。名将狄青为小校时,因犯法当斩,被他救下。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勇武过人。每战必披散头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所向披靡,无人敢挡。
范雍到任后,查勘疆界和防务,发现鄜延路的薄弱,上书朝廷:
延州最当贼冲,地阔而寨栅疏,近者百里,远者二百里,土兵寡弱,
又无宿将为用,而贼出于此,请益师。
大宋朝廷接到范雍的上表,宰相和皇上都没当回事。
李元昊看准了鄜延路的薄弱,也侦查到此地兵力的部署情况,且对此地山川地理十分了解,有利于用兵。李元昊要以此为攻宋突破口。但有一个人,让李元昊担心,这个人就是金明寨都监李士彬。
李士彬身高八尺有余,虎背熊腰,面如黑炭,整个人就像一尊铁塔,手使一杆镔铁点钢枪,能征善战。他是党项人,其祖上因与拓跋家族有仇,投向宋朝,便改为汉姓,世代镇守金明寨。其父李继周,多次与李继迁作战。李士彬作战勇猛,被誉为“铁壁相公”,其意为李士彬驻守金明寨,是铜墙铁壁,无人能进。其性格暴躁,治军严厉,经常鞭挞将士,部下与其结缘很深。
李元昊了解到李士彬的情况,打定了主意。就在此时,野利仁荣进府,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元昊大喜:“长生天助我也。”
注后魏:即北魏,拓跋珪建立。拓跋珪是鲜卑族,李元昊是党项族,二人非同族,李元昊不可能是拓跋珪的后人,只是姓氏相同。我国姓氏,有同姓同一来源,有同姓不同来源。李元昊之所以这样说,是为抬高身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