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

商方使者将战书递交给苏伯护。行了一礼后说道:“我大商虎贲甲士即将抵达苏邑,请你方备战。如果要投降,现在还来得及。”

“告诉你家大王,我有苏甲士在苏邑东北方平原处恭候你方大军。”苏伯护冷冷的对使者说道。

华向苏伯护提议伏击商方之师,但被苏伯护断然否决了。说这是盗贼和夷狄的无赖打法,不符国君之间战斗的身份。即使靠此赢得一仗两仗,自己声誉也将败坏于天下,以后很难获得盟友不说。再与人做战,别人也不会再将你当国君看待,自然也不会再守规矩,也会不择手段。

听了苏伯护的一席话,华默然不语。心想【这大概就是春秋时期礼战的雏形吧。到后世春秋时期,这种诸侯贵族之间的战争规则非常明细和严苛,直接将战争变成了“竞技游戏”。可在原来那个世界的历史上,春秋天下共主的西周却是乘殷商王畿兵力空虚之际,战书都没下,靠突然偷袭而得的天下,这真是个莫大讽刺。】

……

数十杆玄鸟图案的旌旗出现在远方的地平线上,随之滚滚而来的是白衣赤甲的上万干戈甲士和百乘战车。甲士上千,无边无际,兵卒上万,接天连地。

帝辛亲率的大商精锐--朝歌左中右三师已至苏邑东北郊野。早有哨探飞报苏伯护。华和苏伯护拉出各自队伍按预先设想,开始在预定疆场布阵。

有苏国所在的地望正是后世太行山区与华北大平原的交界过渡区域,有许多高岗和土坡小丘。这块阵地是华精心选择的,两个小丘和高岗之间有一大块平整且植被低矮的区域非常适合车战,双方应该都愿意在此决战。小丘和高岗限制了军阵的正面宽度,这让兵力处于劣势的苏夏联军规避了短板。

鼓号声声,有苏和夏方的兵士们在将官的指挥号令下,有条不絮的排好阵形。

居中于前的是夏方的本部一千名长戟民兵,其中的五百本部民兵排在最前排,第三排是有苏的五百弓箭手和夏国一百虎贲射手,第四排是五百盾戈民兵,最后一排是两百虎贲盾卫和六十骑萌芽骑兵。

全部四十乘铰刀轮战车分布在军阵两翼最前。左右两翼分别由苏伯护和苏忿生指挥,妲己的一千女射手也分成两部,分立于两翼后排。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商军高唱着战歌抵达战场,开始排阵。与其说是唱歌不如说是朗诵。

训练有素的商军朝歌三师在鼓号声中迅速排好队形,华一眼看过去,赤白一片。居于阵地前的百乘战车一字排开。战车后的干戈甲士都是清一色的大干(一种盾)短戈,全身赤色扎甲,甲胄上了深红色漆料,所以基本可以肯定不是铜甲。

但不管何种材料,这种扎甲实际比那种上了一些铜泡,由整块皮革裁剪所制成的普通皮甲性能要好的多,成本自然要高昂的多,后世战国时期才能普遍装备给普通兵士。阵中部分将士还带着青铜鬼面面具,他们簇拥着一辆阵中六马战车,车上之人正是帝辛。

此时的帝辛也遥望着对方的军阵,心中惊奇的说道【对方居然也能普遍装备扎甲】,接着他发现对方仅有四十乘战车,冷笑着自言自语说:“今天叫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战争。”但是因为距离太远,他却没注意到对方战车轮毂之上的多余之物。

旁边一将卫上前问道:“陛下,我们是快战还是慢战?请示。”帝辛眯着眼又仔细看了对方军阵一会,回答那将卫说:“对方步卒都配了长戟,慢战发挥不出我方优势,就快战吧。不过先让余一人亲自去单挑几个回合。”

慢战和快战的区别在于如何运用战车,所谓慢战就是战车并不用于冲撞对方敌阵之用,仅与本方步卒缓缓协同并进。此时战车仅是做为一个弓箭手和长戈手的做战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弓箭手可以在军阵前进中射出箭矢。两军接战后,车厢内的长戈手可以居高临下,挥动长戈收割人头。面对短兵兵种居高临下有一定优势,但面对长柄武器的兵种这种优势就没有了。

所以当帝辛发现对方步卒不少都是手持三米长戟时,就断然放弃了慢战,转而采用战车突击打乱敌方阵形,而后步卒并进掩杀的快战方式。

同样正在观察敌阵的华猛然看到,商军军阵如潮水般向两边散开,露出一条两仗宽的过道。那六马战车飞驰而出,车上一人持戟傲然挺立,正是帝辛。

此时两军相距约两百米距离,帝辛的车驾驰入到本军阵前三十米的距离停住,开始叫阵。

“对面两蕞尔小方,可有人敢与予一战!“

华自然知道帝辛本人勇武过人,气力惊人。正想着【谁会和你单打独斗】之时。

苏伯护所乘的四马马车已然出阵到前,全身披挂的苏伯护手持一约三米的大戟站立车斗之上。这是苏伯自己的座驾,现已拆去顶棚,当战车使用,并没有安装铰刀。

苏伯护的战车停下之后,他对帝辛高声说道:“我本有心向你商方纳贡称臣,无奈你欺人太甚,竟要索我女儿为奴。如此德行,不配做我们有苏氏的君王。“

帝辛喝道:“你即愿意称臣,就应该知道臣的含义。你连女儿都不愿意献出,算哪门子臣?废话少说,今天就灭你有苏,先和予战上几回合。“话毕,就令驭夫驾车向苏伯护飞驰而来。

两车相错之时,就是两人交戈之际,两杆大戟碰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