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桥的骑兵旅在木斯托克休息了两个多小时,麾下的骑兵也把疲劳的坐骑给换成了精气完足的战马,吃饱了饭正是要好好活动活动的时候。在如此状态下去追击苦战了两个多小时,正在溃逃的哥萨克骑兵,自然是没几步便赶了上来。
“张开网,给我兜住他们!”两队人马接近了之后,李桥却不下令冲锋打散敌人,而是命令部队散开,从两翼包抄敌军。
虽然是打顺风仗,但是李桥还是特别的谨慎,蒙古骑兵现在基本是靠着生活中积累的技能在打仗,如果真的硬拼军事素质,肯定不如训练有素的哥萨克骑兵。所以即便占了体力和马力的便宜,李桥轻易也不会纵兵强攻。一旦双方展开近身肉搏,即便打赢了,李桥自身的伤亡也小不了。
蒙古骑兵素来有骑射甲天下的称号,满清政府也是号称以弓马骑射定天下,所以满蒙骑兵对于骑射是非常看重的。在与中原王朝的数次战争中,蒙古人和满洲人,也正是靠着这两项绝技,先后击败了强大的敌人,入主中原。
骑便是指骑术,骑手得在马背上动作自如,上下娴熟异常,无论什么情况也不能从马背上掉下来。蒙古人几百年来一直是过着游牧生活,马匹已经可以说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了,他们酒醉之后都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跳舞,所以骑对于他们来说肯定不是问题。满洲人也需要经常迁徙寻找猎场,虽然骑术比蒙古人差了一点,但也算得上是马背上的健儿。
射以往都是指射箭,蒙古人、满洲人不提百步穿杨,但也有射雕英雄的说法。蒙古人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这里可不止有牧草,也有彪悍的草原狼和各种猛兽。为了生活,蒙古人没事就得兼职当一会猎人,经过常年的锻炼,大家的箭法都不错。当然业余猎手蒙古人,比起白山黑水间的那帮职业猎人还是差了一点。满洲人生活的东北地区,在小冰河期几乎是种什么都不长,他们必须靠着打猎来获取全部的生活所需,所以他们的弓箭异常精准迅猛。射不准就得饿肚子,这种压力可是很可怕的,所以满洲人几乎都是神箭手。
中原地区常年以耕种为生的汉人,就算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也很难搞得过这些长城外居住的家伙。毕竟一方是凭借后天学习的战斗技巧作战,另外一边则完全是依靠生活中形成的本能作战。历来汉人都要依靠充足的钱粮和科技性武器,才能压制得住这些生活艰苦的小兄弟。满洲人的衰落,是因为自身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蒙古人的衰落则非常的突然。好像一觉醒来,一个叫僧格林沁的人打了一场败仗,曾经无比辉煌的蒙古骑兵就忽然不行了。
并不是说火枪一出现,骑兵就不行了,蒙古骑兵衰落下去的时候,英国的近卫骑兵、印度的锡克骑兵、俄国的哥萨克则依旧还在战场上唱着重头戏,不行的不是骑兵而是战法。蒙古骑兵虽然也能冲锋,但是他们很少像欧洲骑兵一样用肉搏来作战,他们更擅长绕阵而射,用弓箭来解决问题。一则是蒙古马身形矮小,不适合硬碰硬,二来为了配合蒙古马的体力,蒙古人没有装备重甲,马刀见红伤亡必然不小,还是用弓箭的成本低些。但是随着火枪和步兵战术的发展,再以弓箭去绕阵而射,就变成了一种找死行为,僧格林沁在八里桥就找过一次死。即便是换装了枪械的北满州骑兵,也一样不适合搞绕阵而射,集群行动的目标实在是太大,绕着阵地规律运动,简直就是一大群活靶子。
似乎骑兵只剩下了两条出路,要嘛像欧美骑兵一样搞重装冲锋,要嘛就是果兴阿特别重视的骑步兵,上马机动下马作战。北满州骑兵历来走的都是骑步兵的路数,除了赶路和追歼残敌,他们都在按照步兵的套路来。不过主政蒙古的博日图,并不是特别看好这个路数,他想搞出点自己的花样来,而且蒙古人对于步兵战法,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腻歪,他们很不愿意离开马背。攻坚战之类的战场环境,本来就是步兵的天下,骑兵根本不用考虑,但是对于骑兵对战和遭遇战,博日图还是有些想法的。
绕阵而射,肯定是不合时宜了。绕阵而射的前提是双方输出都有限,这样骑兵就可以通过不断的移动减小自己遭受的火力密度,再通过持续的杀伤来歼灭地方有声力量。果兴阿现在把机枪搞得满世界都是,步兵的火力输出有了质的飞跃,再搞绕阵而射,半圈转下来人就死光了。不过现在骑兵也有火枪,火力自身输出有了很大的提升,蒙古人枪法又好,还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博日图想出的办法就是骑射,当然不是冲击敌军固守阵地,而是面对同样移动中的敌军采取骑射攻击,比如敌军骑兵或者行军中的步兵。分散且高速移动、颠簸的战马,可以为蒙古骑兵提供一定的掩护,敌方骑兵和步兵一般情况下打不准,只能拼概率。而蒙古骑兵则可以在运动中击杀敌军,并且持续杀伤敌军,待敌方混乱溃败后,便可挥舞马刀追歼残敌。这个路数也被博日图首创,日本战国末年的伊达政宗就搞过一千骑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让部队兼具骑兵的冲击力和火枪兵的杀伤力,不过伊达政宗小气些,不过是一千人而已,博日图则一搞就是三个师、四个旅。而且伊达政宗时代搞得也是概率,滑膛火绳枪也打不准,但博日图的骑兵就不同了,他们的步枪可以连发,而且蒙古人绝对打得准。
李桥圈住哥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