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混血八旗>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困龙虎营

李秀成没有听取黄达平立即进攻的建议,八万大军陪着果兴阿跑了几十里路已经疲惫不堪,而清军已经休息了快两个时辰,现在可不是进攻的好时机。零点看书清军至多也就两千人,李秀成与陈玉成以四十倍的兵力围攻,也不需要急于一时。而且清军的防御部署,在李陈二人眼中也有些儿戏了,想来被困的清军已经吓破了胆,开始举动慌乱。

清军虽有继续加固山顶的防御,有些依山凭险的意思,但清军还分了一半的兵力下山,开始在龙虎营村里布防。龙虎营的确可以和山上的清军阵地连为一体,但地势平坦的村庄非常利于太平军进攻,不但没有什么效果还分散了清军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如果清军集中全部兵力固守山顶或许还能坚持的久一些,这样莫名其妙的分兵实在是一大败笔,李陈二人心里对果兴阿又看低了一分。

清军也设立了拒马和鹿角之类的屏障,但是他们却没有好好利用村里的房舍,反而大肆拆毁房屋,到处挖掘沟渠。太平军诸将没人搞得明白清军在闹什么玄虚,这个时候还拆房挖沟实在是匪夷所思。

太平军搞不清楚清军在干什么,山顶的果兴阿却很清楚,他没被李秀成吓疯,他要求生。既然不能突围,那固守待援就是他唯一的选择。清军占据了山顶,可山顶地域狭小不足以展开兵力,而且树木也会影响清军的火力发挥。而且如果给太平军占据了山下的龙虎营,龙虎营就会成为太平军的进攻据点,有了房屋之类的掩护,太平军更容易抵近清军阵地。而清军下山占领龙虎营,就可以形成从龙虎营直至山顶的立体防御阵地,把整个山坡都拓展为清军的阵地。虽然兵力摊薄了一些,但是阵地纵深有了极大的拓展,也可以全面发挥清军的火力优势。龙虎营阵地发生战斗的时候,山上阵地火力可以覆盖整个战场,火力并没有减弱。

灵岩山只有龙虎营一处较为平坦,其他三面都没有道路,而且极为陡峭,清军分一个排出去就可以封死三面,所以战场只有一处就是龙虎营。太平军得龙虎营则清军被逼上山顶,必然命不久矣。清军据守龙虎营,则可以火力全开,固守待援。

李秀臣和陈玉成之所以没看出龙虎营的重要,当然不是两个闻名海内的宿将不如果兴阿,而是因为思维模式的关系。李陈二人都是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人物,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多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果兴阿考虑的火力延展、射界、遮断射击之类的名词,二位听都没听说过。他们习惯性的冷兵器思维中,山顶清军想要支援龙虎营必须派人下来,而果兴阿从山上支援下来的是炮弹和子弹。

清军在龙虎营干的事也很简单,挖交通壕、构筑永备工事、设置火力点,果兴阿在用二战时期的半永备野战工事迎战太平天国的两大名家。当然在两位名家眼里,清军不过是在拆拆房子挖挖沟。李秀成还在纳闷,清军虽然拆走了大量的砖石,可是也没见有一道墙垣修出来。他当然不知道,果兴阿不喜欢露在明面上的东西,清军修的都是地堡。

虽然前装枪的火力密度远远还不达标,但是左轮步枪的近距离急速射,也能当轻机枪的长点射用,而且果兴阿还有炮。三十二门火炮中的二十四门留在了山坡阵地,用以远程轰击压制太平军,其他的八门都配属到了龙虎营的步兵阵地。一旦步枪不能阻挡太平军冲锋的脚步,八门火炮的霰弹可以快速的清理战场。龙虎营又是一个山坳,太平军没有更多的空间展开兵力。

傍晚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果兴阿召集了全军,做了最后的战场动员。

“弟兄们,**城没抢着啊!我们还被长毛几万大军给堵在这了!”果兴阿语气非常轻松,还故意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

“大伙儿在纳闷哈!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弟兄们,大功在望啦!长毛江北全部主力都围着咱们呢!什么李秀成、陈玉成全在这啦!”果兴阿兴奋的挥舞着双手。

一旁的显德脸都白了,果兴阿这不是鼓舞士气,这是想要吓死大伙儿啊!

“弟兄们,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长毛的整个江北乃至南京,都是不设防的地方了。只要我们在这里坚守,其他友军就能克复更多的失地,甚至攻下南京。”果兴阿描绘着一副清军各部激流勇进的画面。

“弟兄们莫说这是别人快活我们背锅,我们是不能进城快活了,可是每一份功劳都有我们的份,朝廷lùn_gōng行赏,咱们就是头功。朝廷可不止赏银子赏女人,朝廷要赏就赏顶子!有了这玩意,银子女人还缺吗?”果兴阿举起了自己从三品的顶戴花翎。

“有的兄弟担心啊!几万人围着咱们打,能活到受赏那天吗?我也挺担心。”果兴阿故意停了一下。

“大伙儿看这从山上到山下的阵势!这个阵势咱们摆过多少回了,不过这回摆的最好。咱们这个阵势被几百人攻过,也被几千人攻过,这次是被几万人攻。好像哪次长毛都比咱们人多,按理说能挺过来就不易,死些人也正常。不过我眼前怎么好像还是你们这群王八蛋,你们也往身边都看看,是不是都是熟脸!老子还得收点新兵啊!看你们都看腻了!”果兴阿故意俏皮了一些,引得清军一阵哄笑。

“别笑了,虽然大伙都在,可是我们也有几十位弟兄不在这了,你们不记得,我还记得,前前后后快一百人了。弟兄们,好好准备打仗吧!记着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困龙虎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